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38767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国产葡萄酒代理商现“逃荒潮” [2013/11/1 9:01:21]   来源:北京商报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在刊登了《国内葡萄酒企业深陷库存困境》一文)之后,发现部分国产红酒代理商不堪压力每天赔掉数万元,于是纷纷转行,将主业从国产葡萄酒转移到啤酒、洋酒或白酒上。

  

  库存成本 每日数万

  

  代理商转行啤酒、洋酒

  

  国产葡萄酒的好时代似乎已经过去,市场寒冬期已到来,并开始波及代理商的生存环境。近几个月,国内葡萄酒代理商的日子可谓困难重重、如屡薄冰。

  

  “我手里300万的货,在库房里放置快半年了,基本就没有流通。虽然看上去货摆在那,仿佛钱也在那,但是其中产生的各种成本导致我每天在赔钱。”国产葡萄酒代理商田小姐无奈说道。

  

  与她有着相似境遇的代理商不在少数,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理商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将以国产葡萄酒为主的业务中心转移到啤酒上面。为了弥补国内葡萄酒带来的损失,加大了啤酒的投入。还有一位代理商则开始主动联系上游品牌商,准备转行做洋酒和白酒。可是他却没有投身啤酒红海的那位代理商那么幸运,现在饱受缺乏投入资金的困扰。“现在我每天都在找钱,联系融资,希望可以拿到我的‘翻身钱’,可是很多人都不看好酒业市场,所以非常艰难。”

  

  葡萄酒与其他产品不同,对于仓储条件有非常苛刻的要求,必须保证恒温恒湿,否则酒放在库房不用数日便会变质。酒体变质的损失是每个代理商都很难承受的,这就意味着血本无归。

  

  目前,北京地区可以存放葡萄酒的库房价格在每天每平方米1.5元,而在北京周边的廊坊、燕郊等地价格在每天每平方米0.8元。

  

  北京康成行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红娜给算了一笔账,库存的成本对于代理商来说的确很大,一天不盈利就是干赔:“我手里有二三十万的货,每天的库存成本在4000元左右。”而手里压着300万左右货的同类代理商,粗算下来每天就要产生几万元的库存成本,其他的各项杂费都还没有计算。

  

  利息受损 现金紧张

  

  3个月是压货分水岭

  

  做生意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现金流动慢对于企业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而庞大的库存让国内葡萄酒代理商日渐过上了没有现金的苦日子。

  

  对此,有人表示,3个月是红酒压货现金流贬值的分水岭,很多代理商如果3个月依然出货量很小,或者基本没有商品流通的话,都会采取措施,一般是成本价甩货,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甩货。“不是他们傻,赔钱也要卖,而是如果不卖的话,各种经营成本每天都在产生,算下来比低价出售亏的还多。商人做生意,自然会算一笔账,在不能赚取利润的时候,不赔或者少赔肯定是努力争取的。”他说。

  

  商品不流通对于代理商来说就是在赔钱,如果造成流动资金断裂,很有可能造成关店的风险。国内某基金公司投资顾问算了笔账,首先,钱存在银行中可以得到利息,而货物除了要支付仓储费用外,还要损失利息。其次,如果遇到更好的项目想进行投资,但是钱压在货物上,已经套牢,流通性差就导致非常难变现。这时候就不仅仅是损失利息的问题了,而是失去赚取更大利润的机会。

  

  低价甩货 持货观望

  

  左右为难盼市场回暖

  

  国内红酒市场持续走弱,让越来越多的代理商开始谋划着自我救赎之路,若想快速回笼资金,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低价甩货,而这样势必伤害市场,形成恶性循环,日后市场回暖,需要加大力度重新培育市场。也有一部分代理商选择持货观望,希望市场可以自我修复。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食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双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利好国产葡萄酒,但是并不能成为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