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9 月 26日,为加快提升全国葡萄及丘陵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科普月农业农村活动,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山东省葡萄研究院联合主办,在山东烟台蓬莱国宾酒庄,举办了“农机地头展——烟台蓬莱葡萄暨胶东丘陵山地果园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推进行动”,现场展示作业了来自国内20家农机企业的果园喷药机、除草机、修剪机、水肥一体机、枝条粉碎机等约30多台机器,展示了酿酒葡萄设施栽培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栽培模式等,进行了葡萄新品种、病虫菌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培训,来在国内农机企业、葡萄种植户等约130人参加了现场会。
上午在国宾酒庄葡萄园,开展了农机地头展,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行业工作部季节副主任主持。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孙磊研究员,介绍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机械化、加工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我国葡萄产业的推动作用;着重指出我国葡萄生产中要依据当地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品种,生产过程采用的农药化肥等和使用措施,要严格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徐丽明,带领大家逐一介绍了葡萄生产管理机械,包括喷药机、除草机、修剪机、水肥一体机等作业原理、功能、作业效果等;介绍了本团队研发的行间割草和株间自动避障除草机,研发的基于北斗导航的精准变量喷药机,实时检测叶幕宽度,实现精准变量施药,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30%以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是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精准,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低碳减排,促进葡萄产业绿色高效健康发展。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专家,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刘永强研究员,介绍酿酒葡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防控方法和试验效果。综合防控技术,绿色健康环抱,保持果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胶东综合试验站站长,烟台农科院唐美玲研究员,介绍酿酒葡萄设施避雨栽培技术的功能、作用、试验效果等。设施避雨栽培技术有效的降低降雨对酿酒葡萄树体和果实的影响,减少病虫菌害的发生,提高果品品质。
最后,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吴新颖同志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发言,本次推进活动将机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水肥一体等高度融合,极大推动了烟台蓬莱葡萄产区乃至全国葡萄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下午在室内进行了“胶东葡萄高质量发展技术培训”,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鲜食葡萄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孙磊研究员介绍了《体系自育优良品种特性》、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杜远鹏教授做了《胶东产区葡萄可持续生产关键技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果实病害防控岗位团队,中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李燕教授做了《葡萄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及其防控技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团队,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黄晓庆研究员做了《胶东酿酒葡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烟台市农科院,石洁博士做了《避雨栽培对酿酒葡萄病害发生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南京综合试验站吴伟民研究员和团队参加了本次现场会。
本次农机地头展和技术培训,展示了最新的机械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新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进行了葡萄生产全过程技术的科普活动,有力的推动了胶东葡萄产区暨丘陵山区果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胶东地区水果产业的绿色高效低碳健康发展。
本次活动在《农民日报》、《落叶果树》杂志、《果农之友》杂志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