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816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市场动态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润黑土  硕果满龙江 [2025/4/30 12:45:42]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东农)音乐厅内,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高校三进三促专项行动正式启幕。签约席上,虎林市市长手中的合作协议墨迹未干,密山市副市长已迫不及待地展示肉牛科技特派团的工作方案,这场以黑土地为纸、以科技为墨的东农蓝图,正在龙江大地上徐徐展开。

 

  深耕黑土绘就东农蓝图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树莓种植园,种植户李明军正将紫黑色的浆果装箱。他说:十年前东农专家教我搭架式栽培,现在每亩纯赚上万元!他身后,全国最大单体树莓加工车间已拔地而起。十年间,东农与甘南共建122个示范基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23项,搭建向日葵资源库和向日葵抗病育种平台,选育抗病稳定品种。粥米联盟推动甘南粥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智慧农场项目让水稻亩产突破1500斤,节本增效18%

 

  十年来,东农助力甘南县从国家级贫困县蝶变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双方共同见证了粮食产能突破31亿斤,打造了高校服务北方农业县域的东农样板

 

  复制推广东农甘南模式,学校全面铺开社会合作东农蓝图

 

  绥棱县上集镇的水稻示范田里,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团队正为种植户传授水稻直播技术。过去一年,东农在这里建立的8个乡镇合作园区实施项目19个,新技术推广覆盖30万亩耕地,培训1500人次,助力绥棱县2024年粮食产量达到16.27亿斤,比2023年增产0.57亿斤。

 

  林口县的红松果林旁,稻蟹科技小院的牌子格外醒目。研究生们记录着蟹苗存活率,推广的稻蟹共作模式让每亩收益提升700元。不仅如此,去年,东农专家的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和高效施肥技术同步推广后,种植户玉米地农药减量20%,亩产增长了10%

 

  此次活动中,东农与虎林市、密山市、巴彦县、木兰县四地签署协议,将共同建立县、乡、村三级综合科技示范区。我们将在不同县域特色产业和发展需求聚焦发力。东农党委书记付强展开设计蓝图:在密山市,组建肉牛养殖科技特派团,推动大白鱼全产业链发展;在虎林市,助力延伸乳品加工产业链及特色林下经济发展;在巴彦县,结合当地大豆、玉米、生猪三大产业开展全口径合作;在木兰县,围绕特色兴安杜鹃产业、水蛭养殖、低空经济产业开辟新发展路径。

 

  校企联袂搭建转化快车道

 

  活动中,在校企研发中心签约环节,东农与黑龙江龙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共建蓝靛果种业研究院签约。

 

  蓝靛果是东北农业大学霍俊伟教授自研近3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浆果品种。多年来,如何将这种花青素含量比蓝莓还要高很多倍的小浆果推向市场一直是霍俊伟的一块心病。近年来,在学校支持下,我们获批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蓝靛果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还承担了相关研发项目。现在我们不仅建立了研究院,还要以成果入股成立公司,未来全校多个部门都将形成合力帮助团队推广蓝靛果。霍俊伟兴奋地说,蓝靛果种业研究院获得了200万元的资金支持,蓝靛果系列新品种的鲜果及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化发展指日可待。

 

  走进东农技术转移中心,44个校企研发中心、22个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牌子挂满墙面。近年来学校累计签订横向课题1513项、转化科技成果265项。从甘南的树莓园到虎林的乳品车间,从林口的稻蟹田到密山的牛舍,东农累计签订横向课题1513项、转化科技成果265项。一个个科技成果正在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要让科技扎根黑土地,让成果惠及千万家。付强表示,学校将围绕科技成果服务省内龙头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作价投资、存量专利转化、成果白皮书、定向成果推介、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选派企业科技副总、引进产业导师等方式,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