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79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外新闻
关税风暴下,各国葡萄酒及烈酒行业的 “生死劫”? [2025/4/11 8:08:22]   来源:新浪财经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月9日,美国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正式落地生效,这项政策对约180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最低10%的关税。同一天,白宫新闻秘书发布消息,称特朗普已经决定对中国部分商品征收累计104%的关税(20%基础关税+34%对等关税+50%惩罚性关税),该决定于美国东部时间49日生效。


  尽管特朗普声称加征关税将有助于为美国政府带来收入,扭转贸易逆差,并振兴美国制造业,但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警告说,这些关税措施将推高美国通胀,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和美国企业利益,扰乱全球贸易,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

 

  美国是全球主要的葡萄酒和烈酒进口大国,葡萄酒与烈酒作为对关税波动极为敏感的品类,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美国这一决策无疑会引发全球酒类贸易链的连锁反应,给整个葡萄酒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中国股市及酒企表现:

 

  恐慌性抛售主要集中于中小酒企

 

  47日至9日,资本市场因美国关税政策陷入短期恐慌,酒股走势跌宕起伏。47日,受全球股市集体重挫影响,A股市场大幅低开,沪指失守3100点,收跌7.34%,深证成指收跌9.66%,创业板指收跌12.5%,创史上最大单日跌幅。

 

  在市场的一片惨淡中,白酒板块难以独善其身,48日白酒板块跌幅达4.5%,白酒板块集体下挫,酒鬼酒、泸州老窖等个股单日跌幅均超5%,贵州茅台跌幅为2.63% ,显示出市场恐慌情绪对酒企股价的严重冲击。

 

  不过抛售主要集中于中小酒企,头部企业韧性显著并已出现回升迹象。49日,五粮液股价开盘后逐步上扬,最终收涨1.14%,相比前一日有明显回暖;山西汾酒同样表现出较强抗跌性,虽48日股价有波动,但9日盘中也有向上修复,显示出资金对头部酒企的青睐与信心。

 

  关税对各国葡萄酒及烈酒行业的影响


  美国本土市场:小型进口商与经销商危机

 

  美国约4000家小型进口商和分销商依赖欧洲供应链,关税导致其成本激增、资金链断裂,大型企业或许还能够通过规模效应和供应链调整存活,但中小企业将会面临淘汰。纽约多家酒商表示,若关税持续,将被迫大量裁员并关闭门店。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商会正在考虑起诉特朗普政府。报道介绍称,美国商会代表数百万美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并由行业巨头资助。美国商会一直在考虑将美政府关税战诉诸法庭,且该组织一些体量较大的会员也正敦促这么做。

 

  欧盟:对美国波本威士忌免税,以换取葡萄酒关税谈判中的主动权

 

  美国是欧盟葡萄酒和烈酒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其出口总额的31%2024年欧盟向美国出口额为5316亿欧元,占欧盟总出口的20.6%。在欧盟国家中,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酒类产品合计占据美国进口酒市场份额的58%,此次加税政策对欧盟造成严重打击——欧盟出口到美国的葡萄酒和烈酒将被征收20%的关税。欧洲的中低端产品(如意大利餐酒、西班牙起泡酒)等,很可能因为价格大幅度波动而不得不退出美国市场,高端酒(如波尔多列级庄、干邑)等产品,销量无疑会锐减。

 

  法国葡萄酒与烈酒出口商联合会预测,20%的额外关税将导致法国对美出口额直接减少20%以上,其中香槟、波尔多列级庄等高端品类销量可能腰斩。

 

  意大利和西班牙同样面临严峻考验,中小型酒庄因缺乏资金缓冲,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意大利进口商王力(化名)表示,自己已经询问过几家意大利酒庄,一部分酒庄表示:生产普罗塞克(Prosecco)、灰皮诺干白等北部的酒庄,以及托斯卡纳的红葡萄酒受影响会较严重,南部的酒庄因为在美国市场占比较小,所以本次关税政策影响不大;一部分酒庄表示,目前大家情绪激动,还需要时间来观察市场变化;还有部分酒庄表示考虑到东南亚和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打算把花在美国的推广费用转移到亚洲市场,甚至有些酒庄都已经开始提前布局了。

 

  48日,欧盟对美加征关税计划出台,计划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份清单涵盖了农产品、工业品和消费品等多个领域,但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标志性产品波本威士忌并未被列入征税范围。据报导,这一决定源于欧盟内部激烈博弈:意大利、法国等葡萄酒生产大国强烈主张豁免波本威士忌,因美国此前威胁对欧盟葡萄酒征收高达200%的报复性关税。法国贸易官员直言,波本关税豁免是"避免贸易战升级的关键"。欧盟此举通过放弃对美威士忌征税,换取在后续葡萄酒关税谈判中的主动权,试图缓解美欧贸易摩擦对欧洲农业经济的冲击。

 

  中国酒类市场:直接影响有限

 

  由于中国对美葡萄酒出口量本就微小,2024年仅2.78万升,占中国葡萄酒出口总额的0.5%以下,且主要集中于小众品类(如冰酒、有机葡萄酒),因此美国加税政策对中国酒业的直接影响有限。

 

  中国香港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47日及8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以及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分别在不同场合着重谈及了同一主题:地缘局势发展困扰全球贸易前景。作为国际贸易枢纽,短期内中国香港特区亦难免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区政府会继续保持自由港地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资金和信息等的自由便捷流动。

 

  在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中,中国香港在“对等关税”中并未得到豁免,该行政命令提到,为减低转运和避税的风险,所有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同样适用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换言之,从中国香港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也同样需要加征关税。

 

  一位业内侍酒师表示:中国香港的餐饮渠道对于美国葡萄酒的消费量较大,不少高级餐饮场合都会使用美国酒。目前来说,本次关税政策对于香港影响不大,应该也不会有人为了喝美国酒而专门跑到香港去购买或消费。

 

  美国关税下葡萄酒行业:

 

  大企业并购扩张,中小企业挣扎

 

  新兴市场成战略转移焦点

 

  美国推行的关税政策正促使葡萄酒行业加速分化与整合。大型企业凭借雄厚资金与资源优势,借行业动荡之机积极并购,以拓展市场版图。像帝亚吉欧收购中国本土品牌水井坊,富邑葡萄酒集团(TWE)收购望月石酒庄,正是大型企业利用市场波动,快速切入新兴市场、扩大份额的典型举措。但也有无法承担酒类业务亏损严重的企业,正在考虑摆脱葡萄酒业务,如星座酒业。

 

  而中小企业在这波行业动荡中显然更加举步维艰,很可能会在关税导致的成本飙升、市场萎缩双重挤压下,资金链紧张,难以负担高昂的运营成本与关税支出,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困境。

 

  从区域市场视角看,亚洲、印度等新兴市场重要性愈发凸显,将会逐渐成为企业战略重心。美国加征关税后,若传统欧美市场交易受阻,那么葡萄酒需求也会因为价大幅度上涨而下降。

 

  然而在亚洲等地区,比如在中国,由于消费者对葡萄酒等饮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且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提升与消费观念转变,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印度的烈酒市场在2024年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烈酒消费国。企业有可能会加大在这些新兴市场的投入,包括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等,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以平衡因美国关税政策在欧美市场造成的损失。部分意大利的葡萄酒庄已经在考虑:如果关税政策长期实行,将会放弃美国市场,转向潜力巨大的亚洲市场。美国关税政策如果长期实行,很可能会重塑全球葡萄酒行业格局,推动企业战略布局向新兴市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