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366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体系介绍
哈尔滨试验站2022年第四季度工作简报 [2023/1/6 14:04:29]   来源: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20223月中旬,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小阳春”天气,高温天气持续10余天,随之而来的是大风、低温与高温天气频繁交替。此时,通过田间踏查,发现泰来峰威农业公司白鹭湖葡萄园防寒毡上的砂质土壤大部分已被风吹掉,防寒毡已经裸露在外。由于沙土是逐渐融化的,同时存在冻融交替,刮到取土沟的浮土只有2公分左右,无法再次实施机械化上土作业,五百余亩葡萄园是否受到影响只能静观其变。

 

  20225月中旬,通过实地踏查,证明白鹭湖葡萄园中防寒土被大风吹跑的地块,大部分树体枝条已抽干,根系木质部已变褐,韧皮部出现离层现象,树体灾害已经形成。

 

  202210月中旬,经过充分酝酿,决定该葡萄园树体防寒采取先上防寒土,再上防寒毡的方式,目的是通过防寒毡的覆盖保护土壤不被大风刮走,以此保证葡萄树体防寒厚度。此种防寒方式方法在全园展开,可以判断的是防寒效果一定会大幅度提高。存在的问题是,现有防寒毡保湿性及耐拉性均不佳,树体春季干旱在所难免,且五百余亩葡萄园解除防寒需要的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会大幅度提高。

 

  鉴于今年春季土壤防寒对该葡萄园树体造成的灾害,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建议企业在葡萄园局部,推行葡萄树体无土防寒,即把相应的保温及保湿材料加工成保温被,用保温被对葡萄树体进行防寒。具体方法是设4个试验处理,处理1:以单纯土壤防寒为对照(CK);处理2:防寒毡为第一层防寒物,其上再覆盖20公分沙质土壤;处理3:防寒毡外套4道厚塑料桶;处理4:防寒毡外套无纺布外套。以上处理防寒被幅宽均为1.2米。待2023年葡萄树体解除防寒后,通过对葡萄树体伤流、萌芽率、成枝率、结果状况调查,分析4种防寒处理效果,同时开展解除防寒用时、用工及材料成本测算。

 

  通过防寒实际费用测算及借鉴以往经验,我们认为,采用保温被进行葡萄树体无土防寒,一次性投资虽然较大,但可多年使用,如以十年使用期分摊防寒成本,同目前防寒方式成本大体相当,但防寒与解除防寒时间段显著延长,可避免与粮食作物生产争夺劳动力,同时有利于行间生草或行间间作,即可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收入,还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土壤防寒造成的沙尘天气,同时可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改善葡萄生长环境。

 

  为防止大风将防寒被吹起,以往多采用砖头或土壤固定防寒被,但在遭遇强风的情况下,此种方式效果不好且重复性工作量较大,劳动力成本较高。针对这一情况,此次采用防寒被上打孔,再用一定长度的铁钩固定防寒被和连接土壤,操作简便。通过近2个月观察,防寒被固定效果良好。

 

  沙质土壤对于粮食作物生产,属于低产田;但对于葡萄树体生长,却是较好的土壤环境。本试验的有效开展,通过葡萄树体无土防寒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可提高沙质土壤保墒能力,降低葡萄树体早春干旱或冻害,为葡萄行间生产或行间间作提供有力条件,为生态环境生物性改善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三北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