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379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体系介绍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站联合共谋黑龙江蓝靛果产业机械化发展 [2022/9/27 16:48:35]   来源: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蓝靛果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葡萄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蓝靛果又名蓝果忍冬,俗称山茄子、黑瞎子果,富含VP活性物质、花色苷、黄酮类化合物、多酚等营养成分,其中花青素含量极为丰富,钾、磷、铁、钙等微量元素含量也很高,含有18种氨基酸。

 

  蓝靛果喜冷凉湿润性气候,原产于大小兴安岭等林区,是黑龙江省乡土树种,也是黑龙江省最具优势和特色的小浆果树种之一。蓝靛果产业链条涉及播种、育苗、种植、采收、贮藏、加工(制汁、果酱、冻干粉等)、销售、包装等环节。目前黑龙江省共有9个市(地)和森工集团有蓝靛果种植基地,已推广种植面积约5000公顷,年产量约1000多吨,占全国的90%以上。

 

  习总书记在2016523日到伊春考察了蓝莓/蓝靛果产业,做出重要指示,“要打开思路,不要单打一,要注重多元化发展”,要具有“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让伊春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2022728-31日,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徐丽明教授,到蓝靛果哈尔滨综合试验站进行了蓝靛果生产考察,霍俊伟站长和葡萄哈尔滨综合试验站鲁会玲站长,一同考察了东北农业大学校内蓝靛果品种园、东北农业大学生产基地的蓝靛果种植园、哈尔滨森莓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蓝靛果园、伊春的伊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蓝靛果园的采摘机械。

 

  蓝靛果生产中,包括苗木培育、扦插、移栽、喷药、修剪、除草、采摘等作业环节,行距约1-3m,株距约0.8 -1m,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中下旬成熟。目前各个环节多为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人工作业成本高。伊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蓝靛果园种植园,研发了牵引式跨行采摘机,采用振动、输送、气力等方式,采摘效率高。

 

  徐丽明教授与霍俊伟站长、鲁会玲站长一同考察了蓝靛果手持式采摘机、联合采摘机的作业,提出了采摘机的优化方案,并针对蓝靛果的全程生产农艺要求,讨论了全程机械化方案,促进黑龙江蓝靛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