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葡萄出土上架,宁夏红寺堡产区大面积酿酒葡萄枝蔓萌芽缓慢,甚至不萌芽,为此,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科学家王振平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于2022年5月11日赴红寺堡产区调研灾害。在红寺堡区林业与草原局技术人员陪同下,对受害基地进行详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受灾情况及受灾面积
红寺堡产区现有酿酒葡萄面积10.6万亩,受灾酒庄11家,总受灾面积1.1万余亩,各酒庄受灾面积不等,受灾率达18.75%~91.67%(见表1),受灾品种为赤霞珠、美乐、马瑟兰。调研发现:受灾地块普遍处于相对低洼地块,但也有相同类似地块一路之隔受冻情况截然不同(见图1)。受灾植株主要表现为葡萄主蔓韧皮部呈绿色,有水分,木质部部分失水,未发生干裂现象,芽眼干瘪变黑,不萌发或有少量零星萌发,而主蔓基部则大量萌孽,新梢生长健壮,葡萄根系生长良好,未受冻。
图1:一路之隔的葡萄园受灾情况截然不同
图2:调研葡萄根系和主干冻害情况
图3:受灾植株萌芽状况
二、受灾原因分析
(1)气象原因
通过大量调研,当地技术人员普遍认为造成本次葡萄植株冻害不萌发的可能原因是2021年11月埋土前低温冻害或2022年4月28日-5月1日低温造成,但经过气象资料调阅,我们认为2021年11月埋土前气温(图4)和2022年4月28日-5月1日气温(图5)不会对葡萄造成冻害,不是造成葡萄枝蔓不萌发的主要原因。2022年5月10日天德酒庄出土的葡萄植株枝蔓带有大量捂黄枝芽(图6),即在2021年11月低温冻害之后埋土,说明2021年11月低温未对葡萄植株造成危害。另外,出土正常的葡萄植株在2022年4月28日之前都已萌芽生长,说明2022年4月28日-5月1日低温根本不是造成本次葡萄植株不萌发的原因,其灾害应另有原因。
图6:2022年5月10日出土的葡萄植株
(2)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红寺堡产区不同地块埋出土时间、上一年负载情况发现:出土较早和较晚的葡萄园受灾较轻,而在4月中上旬出土的葡萄园受害较重,结合图5气温变化曲线分析,造成本次灾害的主要原因是4月中上旬出土时昼夜温差较大,枝蔓突然暴露于干燥空气中,枝条开始萌动,但因地温较低,冬芽未得到充足水分,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此外,在4月13日-17日,气温突然降低,对刚刚萌动的冬芽造成进一步伤害,致使萌动冬芽受害死亡,但枝蔓韧皮部仍保持绿色。相反,枝蔓基部隐芽由于受土壤辐射热的保护而免受危害,反而能萌发生长。因此,我们推断造成本次植株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出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所致。
三、补救措施
1.平茬处理
对于葡萄整形方式较不理想,主干出现严重抽干的葡萄园采取平茬处理,平茬剪口应低于地表,有利于萌孽枝蔓生长。平茬后,选留3-4个萌孽枝蔓,减少肥水施用,平衡生长,避免植株徒长,待枝蔓半木质化后,选留2条适宜方向的枝蔓绑缚上架,去除多余枝蔓。待夏季,应及时摘心,秋季适当控水,促进枝条老化,冬剪时选留1条适宜枝蔓培养。
2.抹除基部萌孽,促使副芽萌发
对于枝蔓保持翠绿,整形理想的葡萄园,应及时抹除基部萌孽,回缩主蔓,减少枝蔓蒸发,并追施氮肥,合理灌溉松土,提高地温,促使根系生长,进而促进副芽萌发生长,若管理恰当还可获得一定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