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4207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自酿葡萄酒有益成分含量低 不可避免产生细菌 [2013/5/30 17:54:10]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

 

 

  不少市民都喜欢自酿葡萄酒,虽然酿造方法是口口相传,而且并不规范,但他们对自酿酒却非常放心。笔者就此问题咨询有关专家。专家表示,自酿葡萄酒不仅达不到市民期望的保健功效,还很可能因为糖分过高或者细菌含量超标而危害身体健康。
 
  葡萄酒的酿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发酵过程,其中还有极强的技术成分,包括葡萄的选择、器皿的选择,以及存储时间等多个方面,许多自酿爱好者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老百姓通常所说的“喝了能保健”的葡萄酒,其实是指干红葡萄酒。干红里面含有很多酚类,如单宁等干物质,具有抗氧化、通血管、降血脂的作用。而单宁等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葡萄皮和葡萄核中,而家庭自酿葡萄酒,提取出的酚类物质非常有限。葡萄酒的酿造,是把糖转化成醇的过程。规范的葡萄酒,是去除一部分糖分,而自酿葡萄酒不仅没有去除糖分,反而通过加糖来增加甜度和酒精度,而葡萄酒加过多的糖,则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危害。
  
  自己酿造葡萄酒固然很实惠,但是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通过对大量自酿葡萄酒样品气相色谱分析显示,样品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部分样品中甲醇的含量超过国家葡萄酒中甲醇标准的400mg/L,甚至超过1000mg/L,杂醇油的含量也在1000mg/L以上。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市民在自行酿制葡萄酒和饮用时应该当心,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专家提醒,自酿酒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很多细菌,如果是大型企业酿造,会全封闭式消毒,但是家庭自制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自酿葡萄酒,一般在卫生方面不能达标,经常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等情况。因此,自酿葡萄酒多喝对身体不一定有益,反而会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