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寒气候特点及盐碱土壤特性,哈尔滨试验站与大庆市良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属“良丰生态百果园”开展合作。由哈尔滨试验站提出全新的葡萄栽培技术方案,主要是对篱架模式进行改造,通过应用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新品种新技术,在盐碱地块开展大冠稀植+病虫害绿色防控+肥水一体化+花果管理等技术试验示范,以实现缓解葡萄盐碱危害、减少肥水药支出、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果实品质、提升葡萄观赏价值并带动休闲农业发展。
由于新冠疫情下不能召开较大规模现场观摩会,7月27日,团队成员胡禧熙在“样板间”通过“黑龙江日报全媒体”,召开了以“寒地葡萄大冠稀植葡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主题的线上观摩会。观摩会现场,胡禧熙从黑龙江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就制约我省产业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对葡萄高光效大冠稀植栽培理念与葡萄新品种应用、限根栽培、轻简化管理、病虫草鼠害绿色防控及老园改造升级等技术进行了讲解。他向媒体记者介绍说:“葡萄高光效大冠稀植栽培可有效破解当前我省葡萄产业存在的管理费工、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优果率低、市场竞争力不足的瓶颈问题。采用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大庆地区的葡萄盐碱危害问题,为不良土壤的高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采访中,大庆市良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宋良高兴地对记者说。“一直以来我们都采取密植的种植方式,没少搭人工,效益却不理想。新的栽培模式,苗木钱省了很多,建园成本降了很多,每亩葡萄至少可节省2000元劳动力成本,由于葡萄观赏性及品质的提高,原来只能卖5元钱一斤的葡萄,今年价格翻了6倍,3栋“样板间”温室葡萄纯收入差不多30万元。
葡萄示范“样板间”的成功打造,大大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叫响了“良丰百果园”品牌,目前该园区已成为省市众领导重要的考察基地之一,年接待来访者与游客近万人次。
为了充分发挥“样板间”的示范引领作用,团队成员胡禧熙常以“样板间”作为田间课堂,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台将葡萄新品种新技术向公众科普宣传,观看人数达上万人次,培训效率极大提高,宣传范围大幅度增加。
2021年,黑龙江省疫情频发,但“样板间”却全年开放,大庆周边的葡农有时间就会来看一看,琢磨琢磨,特别在当下葡萄收益不理想的情况下,让处于低谷的大庆葡萄农户与企业又重拾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