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通组公路进村,绵延的葡萄架映入眼帘,阳光下,一颗颗翡翠色的“珍珠”缀满枝头,绿色的葡萄园和天空交织出一片天蓝地绿的光影,让人倍感幸福祥和。一栋栋靓丽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果农采摘繁忙,欢喜雀跃,游人慕名前来,喜笑颜开……盛夏8月,走进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红岩村,“颜值”和“气质”双提升的乡村,处处透出让人心旷神怡的朝气与活力。
眼下,葡萄丰收在即,红岩村其林组的胡月五正在果园里给葡萄追肥。“今年阳光充足,雨水丰沛,葡萄长势很好,眼看又是一个丰收年。”胡月五心里高兴,不由自主地哼起了花灯小调。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谁又能想到在2003年,红岩村还是省级一类贫困村。为改变贫困面貌,村民引进水晶葡萄发展种植业。见到收益后,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全力打造红岩葡萄品牌。2013年,红岩葡萄种植园区升格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2014年,“息烽红岩葡萄”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如今,红岩村8个村民组250多户村民家家种葡萄,面积达3000余亩。辐射带动相邻的5个村种植葡萄上万亩,农民人均收入从10年前不足千元增加到近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小康村。村民靠着葡萄收益打下的物质基础,逐渐过上了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生活。
自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小康行动计划以来,红岩村从村寨环境整治、房屋立面整治、村寨道路修建、休闲长廊建设、照明设施安装、村综合楼打造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
小寨坝镇镇长胥永恒介绍,2014年以来,红岩村实施房屋立面整治400余户、危房改造67户、厕所改造179个、修建公共厕所2座、安装转运式不锈钢垃圾箱47个、修建“组组通”公路6条11.5公里、修建集中式水厂1处、安装路灯627盏、修建村委会广场、长廊2500平方米、修建红岩广场及现代农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35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红岩村修建农家乐、乡村客栈30余家,挖掘潮水河、溶洞、战斗遗址等观光景点10余处,打造集观光、餐饮等于一体的旅游业。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优质的葡萄……如今的红岩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葡萄产业等措施,已从以往的落后村寨发展为富美乡村。
2020年11月,红岩村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