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周的一份泄露备忘录显示,政府将从11月6日开始“实际意义上的”进口澳大利亚葡萄酒禁令,意味着中澳这两个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再次升级。
这个消息是在中国于8月份针对倾销和补贴两项指控,对澳大利亚葡萄酒进行双重调查时宣布的。在中国酒类行业和监管机构,中国酒类协会提出投诉后,商务部于今年8月宣布了上述调查。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尚不清楚这项禁令将实施多久,但据推测,禁令将持续到中国决定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多少关税为止。
澳大利亚媒体ABC News早些时候的一篇报道说,中国酒类协会已经向澳大利亚商务部提出书面要求,要求对出口到中国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实行追溯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禁令并没有时间期限,这为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形势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澳洲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在朋友圈用“致命打击,无法应对”来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
连锁反应正在形成
其实在此消息出现之前,虽然澳洲葡萄酒遭到“双反”调查,但是绝大部分进口商都表现得比较淡定,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也没有改变正常的进口节奏。
而随着停止进口的传闻爆出并在业内快速发酵,一些进口商明确表示“会提高售价”,这一传闻甚至影响到像富邑集团这样的巨头企业的发货节奏。有经销商表示收到来自富邑集团的通知,通知显示:“自通知发出,停售所有BIN系列产品,截止通知发出时已开单打款未发货的仍然有效,开单未打款的视为无效!请各位知悉!”
据了解,即日起,奔富旗下核心产品的Bin系列在一些渠道已经开始涨价。
然而,调查发现其实这些“小确幸”仅停留在普通的贸易商,真正受伤的是澳洲酒庄以及近年来大批投资澳洲酒庄的中国酒商。
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19年12月的12个月里,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总额增长了3%,达到29.1亿美元。其中,澳洲红酒对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的出口额增长了12%,至12.8亿美元,而出口量下降了17%,至1.42亿升。
澳大利亚葡萄酒于2019年完成对法国葡萄酒的超越,成为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第一。与此同时,中国亦是澳洲葡萄酒出口的第一大市场,超过美国和英国。
显而易见的是,禁令如果执行将直接导致澳大利亚葡萄酒失去全球最大的市场,每年减少上10亿美元的出口额,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是澳大利亚葡萄酒不能承受之重。
这其中有一个群体特别值得关注,即在澳大利亚投资酒庄并将中国作为最主要市场的中国酒商,相比普通的贸易商,这些投资都是典型的重资产运营。
投资澳大利亚酒庄的中国酒商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移民投资,一种是单纯看好澳大利亚葡萄酒商业前景的。然而无论哪种情况,他们的目标市场都是中国。近些年,这样的投资不乏成功者。
这些酒庄的一大特征是,专注中国市场,但是在澳大利亚本土以及其他国际市场几乎没有耕耘,所以如果禁令传闻得到确认,这些酒庄将失去核心市场,恐面临灭顶之灾。
上述清关、报关企业的负责人透露,在国内颇具知名度的某澳洲酒庄就是这类型的企业,如果2021年1月份还无法进口,那么这家企业将会非常危险。单一澳洲葡萄酒进口商以及主做澳洲葡萄酒的进口商,必将受损惨重。
凡森聚力管理咨询高级合伙人张建华分析认为,如果确实这样实施,影响一定是巨大的。张建华说:“我认为对三个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是澳洲酒厂设立的中国运营商和专做澳洲酒的进口商;二是在澳洲针对中国市场建立的葡萄酒制造企业和中国本土进口澳洲酒汁的葡萄酒制造企业;最后是澳洲新移民,很多澳洲葡萄酒都是新移民为了完成移民经营指标而生产和进入国内市场的。”
澳洲源头:打击信心,损失惨重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澳洲葡萄酒产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每年有约10%总产量的澳洲酒会出口中国市场。可以说,中国市场贡献了约16-18%的澳洲葡萄酒总产值。加上新冠以来绝缘中国游客的旅游业消费损失。如果再失去中国的贸易市场对于整个澳洲葡萄酒产业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如果对澳洲葡萄酒的“制裁”落实,短期内无疑会彻底打击澳洲酒出口中国的业务。加之目前是年前备货旺季,澳洲酒在中国市场上会损失巨大,同时移民客户也会受到巨大影响。
长期来看,这次制裁将会进一步打破中国市场这些年来好不容易积攒的稳定性、友好性和高投入产出比。中国多年积累起来的买方市场信誉将大打折扣。早在2018年时,澳洲许多本地葡萄酒从业人员就已经对中国市场失去信心,对政策风险表示谨慎态度。相比于英美市场,出口中国市场确实利润更高,但出口英美市场更加稳定,毕竟他们有着几十年甚至百余年的合作关系。
其次,澳洲有关部门为刺激出口提供给对华贸易的政策利好,也将因此发生偏离,转而其他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市场:断供后的重大影响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如果制裁落实,那么短期内必定会出现现货为王的格局。然而想要奇货可居,幻想让现货大幅涨价似乎并不现实。在竞争激烈的进口酒市场,消费者并不会为澳洲酒的供应链成本买单。目前中国的终端消费者对澳洲酒的确有很大的需求,但并不是绝对的刚需。这次制裁无疑会使澳洲酒丢失中国市场上的大量“阵地”。
当然有一些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比如深圳澳洲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此通知之前已经提前储备好大量澳大利亚进口的澳洲虎品牌葡萄酒,可以应付一年以上的进口困难,也能应付市场上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涨价的局面,会有很多断货的经销商投靠货源充足的上游进口商,葡萄酒行业重新洗牌即将开始。
随着如今日益深入的经济政治全球化,合作与发展才是长期的主旋律。虽然本次葡萄酒可能成为了“牺牲品”,但希望随着中澳两国间的不断磨合,在未来可以恢复对葡萄酒这宗商品正常的市场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