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葡萄柄,结了双串果,像不像双胞胎?”6月3日上午,在嘉兴市南湖区的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社长朱屹峰捧着果型已很漂亮的“浪漫红颜”说,“这个技术创新非常成功,能攻克新品种产量少的难题,让葡萄产量翻番,实现果农增产增收的目标。”
种了28年葡萄的朱屹峰是“技术控”,他是嘉兴市葡萄产业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葡萄新品种“浪漫红颜”,是他2018年从日本引入的,试种的果农反映亩产只有1000斤左右,产量不高。
“‘浪漫红颜’果粒大、无核、甜度高、口感好、耐储运、抗病性强,综合特性非常好,市场反馈评价很高,还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朱屹峰介绍说,这个新品种在8月中旬上市,是艳红色,而当季的葡萄竞争品种“醉金香”、“阳光玫瑰”都是绿色的,市场空间很大。
随着嘉兴葡萄产业发展,“乒乓葡萄”、“红提”等老品种经济效益逐年下滑,朱屹峰想把“浪漫红颜”作为新品种更新换代。“产量不稳定,果农种植热情就低,没办法推广。”朱屹峰面露惋惜。
心有不甘的他和产量杠上了。他自己试种了三亩“浪漫红颜”进行技术研究。每天早上6点,他趁日头还没晒,钻进葡萄棚,观察葡萄生长并做详细记录。通过单芽修剪、多次摘心、多留副梢叶片等创新手段,来促使花芽胚胎形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试验,他琢磨出了“一柄双穗”的方法,普通一个葡萄柄只能结一串,经过技术创新后,近70%都能结双串,而且没影响果型美观、果粒大小,实现产量翻番。
朱屹峰是嘉兴葡萄产业带头人。办公室案头,一摞摞笔记本叠成小山,都是实验记录。他有10亩葡萄基地,专门用于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研究。近期,他正在试验两种不同肥料对葡萄生长的影响。“保证同样品种、温度、湿度等条件下,施这种肥料的葡萄结果多、成熟早,能提前一周上市。”朱屹峰介绍实验效果时,像个严谨的科学实验老师。
作为技术推广人,带动果农共同致富。二十多年来,朱屹峰奔波在田间地头,为果农传授葡萄种植技术。每年他都会开培训班,让没有技能的农民能靠种植脱贫致富。今年因疫情原因,他通过“空中课堂”授课,专门录制嘉兴葡萄栽培技术系列教学片,计划共12集,无偿供果农们线上学习。根据葡萄生长阶段,分冬季修剪、抹芽定梢、摘心、整穗、疏果、套袋等环节,他钻在葡萄棚里边操作边介绍,目前已录制上线8集,广受果农好评。
目前,嘉兴市共种植葡萄128700亩,去年年产量18.4万吨、产值15.8亿元。嘉兴葡萄产业种植面积全省最大,亩均经济效益、精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均领跑全省。
“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品种优化、现代管理,‘嘉兴葡萄’的品质能越来越好,品牌能越叫越响。”朱屹峰说,这是他作为葡萄“老农人”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