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场意外的不寻常高温几乎席卷了整个西欧。
法国南部最高温达到了42℃-45℃。这是自2003年以来最严重的热浪,当年那场热浪,造成了欧洲至少3万人的死亡。而即使是2003年,最高气温也只达到41.5度。根据气象预报,本周最高气温更将创历史纪录,潮湿程度也将超过往年。
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最高温也达到了43℃,在其他中北部地区比如伦巴第、威尼托、托斯卡纳最高气温都达到了40℃以上,这个温度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可怕,但其实体感温度可能会在50℃左右,即使是相对凉快的罗马,最高温也有37℃。
6月27日,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罗尼亚还爆发了一场野火,火势蔓延到了至少有4000多公顷的土地,地方政府预测可能最后会扩展到20000公顷。
总之,这场热浪不同寻常。法国夏天的高温期一般是从7月开始,到8月中旬结束,但从2016年开始,高温期开始提前至6月。专家表示,今年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欧洲最热的6月。
由于法国每年高温天气日数通常不多,一些商场、办公场所、大部分家庭都没装空调,甚至连电扇都没有你敢信?在法国,只有不到5%的家庭使用空调,而在德国,还不到2%。在国内还算正常的40度左右的高温,对于许多欧洲人而言,却可能是死神,在法国已有多人因热浪休克死亡。
面对这场热浪,怕热的欧洲人开始尽自己所能的求生。据法媒报道,目前,巴黎各大商场的电风扇已经脱销……
你会看到,只要有水池、有喷泉的地方,一定有不少人在其中戏水降温。
还有不少人为了降温解暑,选择了脱(??):
6月25日,意大利博洛尼亚一男子不顾路人目光赤身裸体伫立在街头,静静放空看着过往的车辆。
26日,连素来严谨的德国人,在面对如此高温下,也选择了脱。柏林附近的勃兰登堡,一名男子光着身子骑车,被拦下后还理直气壮:“就是太热了,怎么着?”
不得不说,首都比基尼在他们面前也得败下阵来。
看着这些新闻,好笑之余,真的也为欧洲人民捏把汗。
其实,这场热浪不仅影响了千万欧洲人,对欧洲的酒庄和葡萄园也造成了巨大影响,人类至少还有风扇或空调,南法许多葡萄竟是直接被烤干了……
法国南部的埃罗省Hérault和邻近的加尔省Gard(Pic Saint Loup和Coteaux de Languedoc产区的所在地)被热浪炙烤严重,有的酒庄甚至预计损失了今年一半的收成。葡萄园外围和高处的葡萄藤是受损最严重的,这些葡萄藤如同被闪电击中,藤叶呈现皱缩烧焦的状态。
即使是歌海娜这样耐热的品种,在此次热浪中,也不可避免地枯萎。当地葡萄酒生产者Catherine Bernard很担忧:“如果我们在南法连歌海娜都种不了,那我们也必须接受无法再种其他葡萄了,而且,连人类也不再适合待在此处。”
Catherine Bernard正在计算葡萄园损失
的确,对于在葡萄园间作业的酒农而言,这场意外的严酷热浪是个大挑战。根本没有人能在这样的高温下正常作业,各地酒农们不得不调整工作时间以应对热浪,早上得很早起来,在日出前就要开始工作,然后赶在最热的正午来临前完成工作。
即使有些葡萄幸运地没被烤干,这场热浪对葡萄的品质影响也是巨大的。过高的气温不仅会让葡萄产生过熟的风味,还会导致葡萄酒酸度的损失,尤其苹果酸对高温非常敏感,当温度高于30度时,它的含量会下降的非常快。
Montpellier的葡萄园
不过,倒也不是所有产区都为此次热浪担忧,至少波尔多西南产区,部分生产者们反而觉得庆幸。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主席Philippe Bardet表示:“在这个时间段,能有2-3天的热浪,实在是太神奇了!” 因为,此时的酒农们正在处理霜霉病,热浪的侵袭抑制了病菌的发展,同时,刚长出来的葡萄还很小,对于炙热的阳光并没有特别敏感。
虽然这场热浪的确给一些产区带来了喜悦,但气象学家认为,这次前所未有的高温再次印证了全球变暖对地球的影响,而且这种“极端天气”可能会变得越发频繁。暴雨,冰雹,霜冻,极端高温,野火……葡萄酒世界的确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
暴雨冰雹袭击后,葡萄枝叶受损,葡萄园积水严重
随着气温升高,葡萄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在不断提前:温暖的冬天使得葡萄早早便开始发芽,紧接着开花和采收的日期也会随之提前。而这些早熟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早发芽会增加葡萄遭受霜冻的几率;生长季节里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葡萄成熟过快、花色素降低等问题;成熟期的高温天气会让果实含糖量增加,酸度下降,出现过熟风味,最终酒精度也会越来越高,酿造出平衡的葡萄酒将成为酒农的一大难题。
30年前,一瓶波尔多梅多克的葡萄酒通常只有10.4度,非常好的年份会有11度。30年后的今天,酒精度却普遍上升了3度!一些波尔多右岸的葡萄酒,由于大比例使用梅洛,酒精度已经达到了15.5度。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朗格多克,美国纳帕山谷,澳大利亚等产区。按照这个速度,也许用不了多久,一瓶葡萄酒的酒精度将会逼近加强酒的酒精度。
已有众多预测表明,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会迫使葡萄酒产区从现今的纬度区域向两极发展。已经有不少例子,随着气候变暖,过去一些不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区,成为了新的葡萄酒产区。比如新西兰Central Otago和澳洲Tasmania产区,他们曾被认为是不太适宜种植葡萄的区域,如今二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出产很多高品质的葡萄酒。
2013年,美国的Lee Hannah教授和她的团队根据“2050年全球将升温4°C”的预测,重新绘制了世界葡萄种植版图。图中红色区域将因为过度干旱而消失,绿色部分是还可以继续种植的产区,而蓝色区域则是新的产区。
但原来那些已受高温困扰的经典产区该怎么办?那些不愿背井离乡的酒农呢?有些酒庄已经开始选择将葡萄种植到附近海拔更高的地方,有的试图改变葡萄园的朝向,将那些朝南的、阳光照射更好的葡萄园迁移到朝向西南或者东北更冷凉的方向。但这些方法,终归只能解决燃眉之急。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或许是全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如果你也喜爱着葡萄酒,关心着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和地球,或许你会想来参加今年11月将于上海举办的风土大课,听听站在葡萄酒行业顶端的20位顶尖酒庄庄主和专家们关于这个话题的思考和应对,以及更多对风土理念的深度解读。
Dolcetta “一个偷偷暗恋意大利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