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历届春季糖酒会各大企业无法绕开的关键词。在近日举行的第100届成都春季糖酒会上,中粮葡萄酒旗下的长城葡萄酒与进口酒平台中粮名庄荟,不仅首次以“合体”的姿态共同亮相,“中粮葡萄酒”更首次在公众视野中亮相。值得注意的是,“中粮葡萄酒”正谋划进一步对终端市场进行拓展,并在本次春季糖酒会上成立了以大商为主的“超商联盟”。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一联盟成立的背后,是基于企业对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中粮酒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白酒名企纷纷染指葡萄酒领域,这股中国酒业格局中“白里透红”的趋势,正推动中国葡萄酒企业,在品牌化形成之前,加速占领终端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从中粮酒业方面获悉,2019年被中粮葡萄酒定义为终端建设年。中粮葡萄酒在终端建设方面的策略,更涉及到中粮酒业与经销商之间的在股权上的深度合作。中粮葡萄酒试图以优厚的股权激烈条件与合作模式,吸引国内酒类大商加入到中粮葡萄酒的合作联盟当中。事实上,北京商报记者在在本次“超商联盟”成立大会上也注意到,目前已经加入这一联盟的,包含广东粤强、陕西华鼎、上海捷强等50位在行业有名的超级大商。
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处了解到,从近一年的市场形势看,葡萄酒暖春仍将持续。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只有38.3万千升,至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72.97万千升,增长近一倍。因此,中粮葡萄酒此次以“联盟”的模式来获取终端市场支持,目的还是为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企业在终端市场的网点布局量。与此同时,日渐规模化与品牌化的市场,对于中粮葡萄酒这类具有雄厚资本背书的企业而言更为有利,在当前的新消费趋势之下不失为一种理智的选择。中粮酒业副总经理李士祎便认为,目前的消费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在年轻化的消费人群引领之下,消费地域不仅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延伸,推动这些区域消费潜力的释放,更使得中国消费形态由大众化消费到品质化、个性化消费进行转变。消费结构也不再是单纯的实物型消费,服务性消费开始走向时代的前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界对于葡萄酒市场的分析中,一系列“白酒染红”的消息,也被认为是国产葡萄酒持续发展的利好。有分析指出,中国酒业格局里的“白里透红”,首先是从利润上,白酒市场头部效应日益凸显,二三线白酒品牌经销商利润出现下滑,涉足葡萄酒领域补充利润增长点成为选择;其次是白酒大厂发展进口酒与葡萄酒,布局企业新的增长极;另外则是为满足高净值客户多元化需求,对葡萄酒品类进行补充。对此,李士祎表示,目前中粮旗下长城葡萄酒与名庄荟“一中一西”的集合效应,会带来质变。过去一年,长城回到“20亿+时代”,名庄荟跨入“10亿+”时代。面对新竞争趋势,中粮酒业葡萄酒谋划在中国葡萄酒市场前20品牌中占据5~8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