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2041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国内新闻
2011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报告 [2013/5/30 17:53:28]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葡萄酒产业是烟台独具魅力的特色产业,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十大特色产业之一,葡萄酒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2011年是 “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烟台市委、市政府和市发改委的正确领导下,烟台市葡萄酒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原材料成本上涨、进口酒冲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截止2011年底,我市酿酒葡萄基地总面积达到30.3万亩;获得生产许可证的葡萄酒生产企业达到1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2011年,我市葡萄酒产量达到36.02万千升,同比增长15.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7.40亿元、利税53.05亿元、利润35.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33%、19.05%和19.47%;全市葡萄酒企业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5件中国驰名商标、8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和1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全国葡萄酒企业前十强中我市独占六席。目前,我市葡萄酒企业形成了张裕、长城、威龙等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等全产业发展链条已经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更加明显。 
    综合分析2011年我市葡萄酒产业,主要体现在以下特点: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2月份底,全国葡萄酒产量为116万千升,主要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其中山东省作为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其产量为44.6万千升,占全国总产量的38.5%,一直稳居全国第一的位置。而烟台市作为山东省主要葡萄酒产区,葡萄酒产量达到36.02万千升,占山东省产量(44.6万千升)的80.76%,占全国产量(116万千升)的31.05%,由上一年占全国产量四分之一上升到占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份额,继续保持龙头地位。2011年全市葡萄酒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近20%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1年以来,烟台市虽然遭受一定程度的冻害,但是全市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新发展酿酒葡萄基地8.8万亩,为生产高品质葡萄酒提供了原料保障。基地建设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自有配套基地面积大幅增加。据统计,今年新建葡萄基地中,有80%左右属于企业自有配套基地,且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嫁接苗基地面积稳步增加。全市嫁接苗基地达到6万亩左右,占到全市基地面积的近两成,成为全国发展嫁接苗较多的地区之一;三是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全市在重视扩增基地面积的同时,非常注重酿酒葡萄基地红白品种比例失衡的现象,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根据市场变化,因地制宜,逐渐改变红白品种比例,呈现5: 1的良好局面。

    (三)行业监管形成机制,市场流通规范有序。
    2011年,我市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开展了“解百纳”商标维权活动、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专项检查活动,共查处假冒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案件49起之多。2011年8月至11月,市葡萄酒局联合市商务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和市质监局开展了5个月的“烟台市葡萄酒生产经营秩序专项检查活动”,并建立了规范发展我市葡萄酒产业的长效安全机制。通过专项检查活动,使葡萄酒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建立规范制度;流通企业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酒类流通销售的相关规定,建立销售台账并严格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对规范我市葡萄酒生产经营秩序,维护烟台国际葡萄酒城的良好声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品牌建设卓有成效,酒城氛围愈加浓厚。
    2011年,我市高度重视产区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双赢的效果。通过向海内外广泛征集“烟台葡萄酒”形象标识、打造“中心城市葡萄酒街区”等措施,既宣传了烟台葡萄酒产区形象,又征集到了符合要求的作品。同时,通过葡萄酒局网站和各级各类传播媒体,积极发布烟台葡萄酒产业动态和行业信息,特别是组织了“让烟台因葡萄酒而更具魅力”的网络直播活动,积极配合央视《风云乍起-中国葡萄酒产业透视》专题片在烟台期间的拍摄,不断加深外界对烟台产区的认知度、美誉度,进一步展示了烟台葡萄酒产区的整体形象,全力提升烟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形象。对促进企业的产品市场销售,以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烟台投资创业,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我市葡萄酒企业也积极开拓市场,宣传品牌,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5件中国驰名商标、8个山东省名牌产品和13件山东省著名商标,成为全国葡萄酒行业的领头军。
    (五)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酒庄旅游更加靓丽。
    2011年,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节隆重召开,期间举办的葡萄酒产业发展论坛、国际葡萄酒质量大赛、自酿葡萄酒大赛、葡萄酒知识体验、葡萄酒品评鉴赏、葡萄名酒拍卖与收藏等各类活动,突出了烟台葡萄酒文化,彰显了城市特色,提升了烟台城市品位。此前的7月,2011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设备技术和葡萄种植博览会(VINITECH),以及中国国际葡萄酒、烈酒品评赛(VINALIES)在蓬莱举行。另外,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葡萄酒品鉴活动也在我市经常举办,使我市葡萄酒国际交流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庄旅游活动也逐步升温。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卡斯特酒庄、国际葡萄酒之窗等景点,形成了兼具葡萄酒文化普及、观光、休闲、体验等多功能的新型旅游方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君顶酒庄举办的“秋季采摘,自酿葡萄酒”、张裕葡萄酒城风情采摘节、国宾酒庄举办的“盛唐御酒采摘酿制大典”等各具特色的酒庄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已经成为市民假期休闲必选的常态方式之一。2011年全市仅葡萄酒专项旅游一项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并给我市餐饮、购物等服务行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人才培养良性发展,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2011年,烟台市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不断发展,在继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烟台职业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纷纷开设葡萄酒相关专业或葡萄酒学院后,鲁东大学也于2011年10月成立了葡萄酒学院,为进一步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增加了新力量。由中国农业大学(烟台)与法国波尔多自然与农业食品科学学院联合创办的ISNAB(中国)学院,已在烟台成功开办多期葡萄酒侍酒师培训班,并形成了短期班与长期班结合的培训模式,为烟台市葡萄酒专业人士和葡萄酒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而总投资40亿元的张裕国际葡萄酒研发中心与制造中心开工建设,以及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立“酿酒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并获得 “山东省酿酒葡萄良种工程实验室”,为我市生产高品质烟台葡萄酒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技术保障,彰显出我市葡萄酒产业雄厚的科技实力和研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