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307700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市场动态
重庆年产18万吨葡萄 怎样才能“高大上”? [2018/7/21 14:47:47]   来源:重庆商报 编辑:Admin 【字体:|】【打印:打印

 

  时下,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记者从重庆市农科院了解到,重庆的葡萄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17万余亩,葡萄年产量也早已达到了18万余吨。如果按照平均10元一斤计算,全市葡萄年产值如今已在36亿元以上。

然而,重庆的葡萄产业却并非“看上去那么美”——没有形成品牌的葡萄愁销路,且葡萄产业链过短。重庆葡萄应该如何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呢?记者日前就此展开了采访调查。

 

  

 

  需求猛增

 

  葡萄销售进入旺季

 

  “巨峰葡萄5.8/斤,特级巨峰9.8/斤,夏黑葡萄12.8/斤,美国红提15.8/斤……”718日上午,记者在渝北区宝圣大道佰佳水果店中看到,五六种价格不一的葡萄占据了店门口最好的销售位置。“前几天李子和桃子还比较多,现在葡萄和西瓜最多,卖得也最快。”佰佳水果店老板胡云洁介绍,最近每种葡萄的销量都很好。

 

  佰佳水果店不远,就是百果园巴山夜雨分店。712日到719日,我们线上有团购活动,登录百果园APP或微信小程序,B级巨峰葡萄首斤只要0.99元,超出1斤的按门店会员价5.99/斤补价。”销售员张清告诉记者,仅从微信小程序端数据来看,截至7181500,各百果园连锁店已成团11905件巨峰。张清表示,在活动期间,他们分店每天各种葡萄的销售额能达到5000元左右。

 

  不仅是上述两家水果店,记者走访主城多家超市和水果店了解到,目前各类葡萄的销量猛增,其中销量最好的品种是巨峰、红地球(红提)、绿提。

 

  

 

  盲目跟风竞争激烈 大量葡萄园愁销路

 

  相对于火爆的葡萄销售市场,重庆的葡萄种植园却是“冰火两重天”——品牌葡萄园的葡萄早早卖光,而更多的葡萄园却为销路发愁。璧山葡萄协会秘书长刘聪告诉记者,近年来,仅璧山当地的葡萄园种植面积就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种植户盲目的跟风活动令人担忧,对市场造成了极大竞争。

 

  品牌葡萄,游客采摘销售火爆

 

  717日,记者联系上吴小平葡萄迎龙基地,得到的答复是葡萄都到了末期,没有多少葡萄可以采摘了,只剩少量的葡萄了。

 

  记者调查发现,重庆比较有名的品牌葡萄园,如向葡萄、蒋老幺葡萄、普丰葡萄等果园,都已经到了采摘葡萄的末期,葡萄所剩不多了。这些葡萄园出产的葡萄,游客入园采摘价格通常在20~40元一斤。而老牌的吴小平葡萄园出产的葡萄售价更高,草碳、玫瑰香、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品种,游客入园采摘价格达到了30~60元每斤不等。

 

  缺少品牌,种植户愁销路

 

  并非每一个葡萄园都能像“吴小平葡萄”与“向葡萄”那样不愁销量,与“向葡萄”同在九龙坡西彭的近然庄园便为吸引游客采摘葡萄绞尽了脑汁。

 

  “相比他们,我们只是没有做那么多的宣传,知道的人少。”园主冯光秀介绍说,近然庄园本是一家提供聚会、休憩、餐饮的娱乐场所,前些年采摘葡萄很赚钱,就做起了葡萄采摘生意,同时提供烧烤、垂钓等农家乐服务。

 

  “西彭每个村都有几百亩葡萄园,大家都想发展生态旅游、吸引游客采摘,在品牌上没优势的就只能打价格战了。”冯光秀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近然庄园今年的巨峰葡萄游客采摘价格分6/斤和8/斤,夏黑葡萄也只要15/斤,比向葡萄便宜了不少。“葡萄娇贵得很,这几天太阳有点毒,晒蔫了就不好卖了,要是下场雨更是全泡汤了。”她表示,打算继续降价,夏黑葡萄一斤只卖13元。

 

  日前,家住沙区双碑的市民刘军带着一家人,去璧山某果园采摘葡萄。“我们去的这个果园名气小,价格比较便宜,采摘价4元一斤,稍微好一点的葡萄,比如玫瑰香一类的,则卖10元一斤。”刘军说,这个果园种植了100多亩葡萄,但是销售得不太好,还有三分之一没有销售完。

 

  璧山这家果园老板程某坦言,自己的葡萄有巨峰、巨玫瑰、金手指等品种,但是果园不是很有名,销售不太好。“我们葡萄的销售价格一般前期价格高,中期适当,后期贱卖,以达到收支的平衡。”他说,自己的100多亩葡萄每年能赚10多万元,但是和叫得上号的品牌葡萄园相比,赚得很少。

 

  葡萄多了,靠低价揽客

 

  和程某一样遇到销售难题的还有渝北区某葡萄园的老板唐某。

 

  “我一家人种植了80多亩葡萄,叫得响的葡萄园销售的葡萄价格高、销售好,像我这样不是很有名的葡萄园,采摘价比叫得响的葡萄园每斤低510元。”唐某说,现在他身边种植葡萄的人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葡萄多了,买的人没有增加,只有靠低价揽客。”目前,他还有10多亩葡萄没有销售完。种植的葡萄有人来采摘,还是比较好的结局,如果种植的葡萄无人问津就只有关门了。

 

  2016年,市民黄伟和朋友在璧山承包了100多亩地种葡萄。“前前后后投资了200多万元,结果一分钱没有赚到,还倒亏了十多万。”黄伟说,2017年因营销不到位,又是第一年产葡萄,知道的人少,到现场采摘的人不多,水果批发商来看了也没有信心,最终近6万斤葡萄烂在地里。今年再次失败,一个月销售不达5万斤,还有15万斤没有销售出去。“我们已经决定退出葡萄种植,做其他产业了。”

 

  

 

  种植面积17万余亩

 

  高端市场占有率低

 

  据市农委农技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葡萄以采摘直销为主,重庆的葡萄园主要分布在渝北玉峰山、璧山正兴、大足铁山,以及合川、南川、长寿等区县,主要品种有巨峰、巨玫瑰、玫瑰香、夏黑、阳光玫瑰、金手指等优良品种,培育了吴小平葡萄、向权葡萄、郑清葡萄等一大批优质葡萄品牌。

 

  重庆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负责人接受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重庆葡萄的种植面积有17万余亩,葡萄年产量18万吨左右。如果按照平均10元一斤计算,全市葡萄年产值如今已在36亿元以上。

 

  “很多葡萄种植户为了提高亩产量,增加种植密度,虽然产量上去了,品质却跟不上。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土壤、树体负担过重,带来一系列问题。”该负责人介绍,这导致我市出产的精品葡萄较少,高端市场占有率低,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所以重庆葡萄的知名品牌很少,在全国都没有几家叫得响。因此,重庆的葡萄整体品质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知名葡萄园重质不重量

 

  记者采访了解到,重庆有名的吴小平葡萄和向葡萄等品牌葡萄园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重质量不重数量。

 

  向葡萄创始人向权告诉记者,他们会定期修剪未成熟葡萄和葡萄叶子,因为重庆不像云南光照充足,必须严格控制葡萄的产量,才能保证每颗葡萄都能晒到太阳,吸收到足够的养分,从而给葡萄的质量提供保障,所以向葡萄的每亩葡萄产量只有一般果园产量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并且在向葡萄,每串葡萄的数量被精确到个位数,每粒葡萄不仅要保证大小均匀还要保证甜度。

 

  吴小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走葡萄精品化道路一直是吴小平葡萄坚持的方向。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他希望自己的葡萄能够与重庆本土其它葡萄在品质上拉开差距,从而占领高端市场,真正从重庆葡萄业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他常年将葡萄的亩产控制在1200斤,比一般的葡萄园亩产量少了40%。吴小平说,控制产量是保证品质的重要原因。

 

  ■建议

 

  引进科学种植方式提高品质

 

  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负责人告诉重庆商报记者,重庆的葡萄因品质整体不高,销售受外地品质高的葡萄冲击,大多数葡萄种植园销售不理想。如果再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就有可能因市场“杀价”伤果农。该负责人认为,重庆的葡萄园应该学习引进科学的种植方式提高现有葡萄的品质,才能增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