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增长。但相关专家指出,“高增长难掩隐忧”,目前,存在品牌混杂、市场秩序亟待规范、消费者认知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很多的进口葡萄酒消费者有意向了解进口葡萄酒的现状和知识,为加大消费指导工作力度,向消费者及时提供正确的商品信息,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引导消费,金华市、义乌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近期联合开展了一次进口葡萄酒消费比较试验工作。
一、进口葡萄酒现状分析
为做好本次比较试验工作,工商局、消保委工作人员及义工代表等走访了多个进口葡萄酒销售单位,调查了4家进口葡萄酒销售商,了解葡萄酒批零价格的现状。并从业内人士处获悉,2011年全国红酒销售到达500亿,其中,国产红酒为200亿,进口红酒为300亿。仅义乌市场现有进口葡萄酒上千个品牌系列,销售单位几百家,2011年进口红酒销售额就达到4亿(国产红酒为6亿元左右)。进口葡萄酒主要来源上海、温州、宁波、金华、义乌等口岸,销售辐射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多个省(市)。
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有待提高。中国的消费者因缺乏获取进口葡萄酒有关信息来源,对葡萄酒知识了解并不多,不懂产品价格如何定位,不懂品质如何鉴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但除了拉菲、卡斯特等少数几个旧世界葡萄酒品牌外,为消费者普遍熟悉的品牌并不多。现在中国的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进口新世界葡萄酒,对此却鲜为人知。
进口葡萄酒市场仍有待规范。目前中国进口葡萄酒可以称作是“鱼龙混杂”。因消费者对葡萄酒品质鉴别能力不高,一些代理商、经销商大肆吹嘘产品,一些二线乃至三线的品牌往往摇身一变,成了顶级葡萄酒。如“LAFITE”这一顶级红酒品牌,在市场上就发现有“大拉菲”、“拉菲正牌”、“拉菲副牌”、“拉菲传奇”、“拉菲传说”、“罗氏拉菲”、“拉菲窖藏”、“拉菲官方酒窖”等各种品牌,价格从一百余元到一万余元不等。价格高低与产品质量优劣并不完全相符,品牌好坏只有代理商自己知道。造成进口葡萄酒市场“价格之乱”、“造假之乱”、“品牌之乱”。
二、进口葡萄酒比较试验情况
1.某口岸单瓶均价15元人民币
本次比较试验工作在前期调查走访摸底的基础上,两地消保委随机选取了一个口岸,并从中得到了确切的数据,该口岸2011年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黑山5个国家,总计进口葡萄酒42个批次,共40万升,总值117万美元。以750毫升一瓶计算,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元人民币。
2.销售价约为口岸价的10—20倍
此外,两地消保委还在批发市场对该口岸进口葡萄酒以抽查填表的方式进行跟踪调查,抽查进口葡萄酒73种(见表一)。调查统计结果是平均批发价为312.04元人民币/750ML瓶,平均零售价为562.12元人民币/750ML瓶。其中,批发价在100—300之间有35种,占47%;零售价在100—300之间有41种(见表三),占56.16%,即约有大半销售价格在100—300之间,也就是说,销售价约为口岸价的10—20倍,如果就本次调查的73个(种)进口葡萄酒的销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批发与零售差价比例为180.1%(见表二);单瓶进口葡萄酒最高批零差价达3282元。
(表一):金华市场进口葡萄酒批零价格调查表
序
号 |
调查项目
调查品名 |
进口
国家 |
进口日期 |
批发价 |
零售价格 |
批零差价比 |
单位:人民币(元)/750ML瓶 |
1 |
达仕德.美乐 |
法国 |
|
40 |
78 |
195.00% |
2 |
天使之花干红 |
法国 |
2011.4 |
75.6 |
108 |
142.86% |
3 |
男爵.卡斯特 |
法国 |
|
76 |
105 |
138.16% |
4 |
男爵.拉菲特 |
法国 |
|
91 |
126 |
138.46% |
5 |
雄师赤霞珠干红 |
法国 |
2011.4 |
94.5 |
135 |
142.86% |
6 |
汤姆精选赤霞珠干红 |
法国 |
2011.4 |
103.6 |
148 |
142.86% |
7 |
雄师美乐干红 |
法国 |
2011.4 |
105 |
150 |
142.86% |
8 |
艾斯丁干红 |
法国 |
2011.4 |
108.5 |
155 |
142.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