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举办的葡萄树体无土防寒技术现场观摩会,在哈尔滨成功召开。
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员均为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员,旨在通过本次现场观摩会的召开,示范推广葡萄树体无土防寒技术,同时获得与会专家的建议及指导,以促使该项技术更为完善,应用区域更为广泛。
葡萄树体防寒,是寒冷地区葡萄栽培中的关键环节。高寒地区栽培葡萄,树体落叶后或休眠期就进入到树体防寒期。葡萄树体在漫长而严寒的冬季能否安全越冬,是栽培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
传统的葡萄树体防寒方式为土壤防寒,土壤防寒方法,效果较好,但风险较大。在冬季或早春极端寒冷或干旱的条件下,树体地上部分即使侥幸存活,但地下部分的根系往往由于防寒取土、防寒层厚度降低而导致根系冻害或抽干。根系受到损伤的树体,当年长势及产量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由于土壤防寒与解除防寒时间相对固化,与粮食作物收获与播种时间大体相同,劳动力竞争严重;而且,由于土壤防寒为强体力劳动,导致寒冷地区发展葡萄生产的难度与成本进一步提高,现已成为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积极应对本省葡萄产业发展问题,全面开展葡萄树体无土防寒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鉴于该项技术对我国其它葡萄产区有借鉴作用,经首席办批准,决定在哈尔滨召开葡萄树体无土防寒技术应用观摩会。此次会议的举办,得到体系同仁的广泛响应与支持,前来参会的代表达70余人。
26日上午,与会代表来到地处哈尔滨市香坊区的哈尔滨综合试验站核心示范园,参观了露地栽培葡萄、避雨栽培葡萄及设施栽培葡萄无土防寒试验与示范情况。多种栽培形式的无土防寒试验与示范,通过小型气象站多年连续观测与数据分析,使无土防寒技术获得了理论上的支撑,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可。
26日下午,与会代表来到地处哈尔滨市松北区的东金葡萄王国葡萄种植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5000余亩,设施冷棚面积3400余亩,主要种植葡萄,品种早、中、晚熟搭配合理,有京秀、香悦、无核白鸡心、红地球等十余个品种,是目前哈尔滨近郊最大的葡萄采摘园。该园区葡萄种植分四期完成,从土壤防寒到无土防寒,从无土防寒材料选择,到防寒被设计及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讨,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团队全程参与其中,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经验与失败教训,为葡萄树体无土防寒技术的大面积应用与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参会成员来自全国各地,大家对地处我国最北部高寒地区的哈尔滨综合试验站取得的点滴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此时的哈尔滨正值隆冬时节,室外虽滴水成冰,室内却春意盎然,令参会人员感慨万千。刘晓站长即兴赋诗一首:东北赴会不怕难,冰天雪地只等闲…温室观花周身暖,葡萄地里透骨寒…(节选)。鲁会玲站长也动容回赋:天寒地冻栽培难,战天斗地只等闲…体系技术应用广,收获时节笑开颜…
历时一整天,观摩会圆满结束。与会老师在体验哈尔滨极寒天气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哈尔滨人的热情与好客。大家情如手足,诚恳交流,聊生活、谈事业,不时激荡出葡萄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豪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