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一般在八九月份成熟,自然生长的冬季葡萄你见过吗?近日,记者在丰州一葡萄园里看到,虽然眼下已经是12月,园里却挂满了一串串晶莹剔透、果肉肥厚的葡萄,散发出诱人的果香。
验收
甜度高达17.5% 亩产达950多千克
当天,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10多名专家走进丰州镇闽丰葡萄生态园,对冬季葡萄进行验收。
“这是我们分会的技术扶持项目。”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会长朱光荣告诉记者,生态园栽培出的冬季葡萄长势良好,口感、甜度十分不错,而且“颜值高”。
在试验大棚内,专家们对快成熟的葡萄随机取样,选择“巨峰”品种进行测产。
测量结果显示,栽培出的冬季葡萄亩产达950多千克,最大单果重达11克,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16.5%,最高达17.5%,果实品质上乘。
“从亩产、含糖量等方面来看,冬季葡萄品质还是非常好的。”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一年双季葡萄冬果的技术措施是科学可行的,已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冬季市场上的葡萄基本上是保鲜库中贮藏的。如果在冬季能供应新鲜葡萄,价格绝对不一般,对生态园增收
具有积极的意义。”朱光荣说。
解惑
创造条件后自然生长出来 不是催熟的反季节葡萄
那么,冬季葡萄是怎么栽培出来的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专家范丽华告诉记者,这主要是通过一种叫“产期调节”的技术实现的。“冬果是在一株树上一年进行两次结果,一般在夏果收成后,通过施肥等技术恢复树体,通过修剪这一环节,同时利用催芽技术打破它的‘休眠期’,可刺激葡萄花芽提前‘苏醒’过来,长出叶片,一般在12月至1月收成。”
“目前该生态园冬果生产面积已经达
到全省第一,栽培冬果的技术在南安是首创,从气候条件、枝条成熟、积肥等情况来看,生态园栽培出‘春果’的概率十分高。”范丽华表示,农科院将积极帮助生态园和台湾栽培春果的专家进行对接,促进双方的技术交流,将生态园春果栽培起来。
对于有些消费者担心是否为“反季节葡萄”的问题,范丽华表示,冬天长出的一年两熟葡萄不能叫反季节葡萄,因为葡萄本身就有“一年多次结果”的特性。“这是利用产期调节技术、创造温度条件后让其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使用催熟剂或其他激素类药催熟、保鲜的反季节水果,市民们大可放心。”
“目前,生态园里有20多亩冬季葡萄可供采摘,主要为夏黑、巨峰等品种。”闽丰葡萄生态园负责人刘燕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