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效义
男,汉族,1943年出生,原籍安徽省太和县,大学文化。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国际“金葡萄创业奖”获得者。国内葡萄葡萄酒知名专家,宁夏葡萄学科带头人。现任中国葡萄酒业权威杂志《中外葡萄与葡萄酒》编委、中国园艺学会葡萄分会常务理事、宁夏葡萄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和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中心技术顾问等技术职务。
主要经历及研究成果:
青年时期就读于安徽省科学技术学校(科技大学预备学校)和安徽农业大学园林系果树专业,1966年毕业,品学兼优。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工作,参加葡萄育种栽培和果树资源研究等国家重点项目,并主持国外新引大苹果区域性试验研究,先后参加了新疆、秦岭、西藏、神农架等地区果树资源考察工作,成绩显著,分别获国家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70年代初开始葡萄冻害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葡萄根系冻害分级标准和防治技术,发表论文多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1983年人才引进到宁夏玉泉营农场主管葡萄科研、技术工作,通过4年实验研究,成功地解决了葡萄大面积冻害问题,为宁夏第一家葡萄酒厂——“玉泉葡萄酒厂”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1987年调至宁夏农科院园艺所,主持全区酿酒和鲜食葡萄引种栽培及示范推广、《宁夏酿酒葡萄栽培技术规程》等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共引入葡萄品种300多个,建立品种试验园3处,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项。
80年代中期以来,致力于宁夏葡萄生态优势的研究,在理论和学术上均有较高造诣,率先提出了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内酿酒葡萄最佳生态区(之一)的理论,得到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的赞同和支持,并在国内外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和科普论文40余篇,其中《酿酒葡萄生态区划问题初探》发明了“酿酒葡萄生态分式”,参加了国际葡萄学术研究会,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1997和1999年先后两次倡导和发起在宁夏银川召开了全国葡萄学术研究会(国内尚属首例)。有力地推动了全国葡萄、葡萄酒学术交流和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为宁夏葡萄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宁夏葡萄、葡萄酒产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葡萄界也享有良好声誉。2001年荣获国际葡萄酒组织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金葡萄创业奖”。
著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