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650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行业法规
北宁市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和优质鲜食葡萄标准 [2013/6/13 17:59:46]   编辑:Admin 来源: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字体:|】【打印:打印

一、北宁市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入文件
3.园块选择与规划
4.品种选择与结构
5.栽植
6.土肥水管理
7.枝蔓管理
8.花果管理
9.病虫害防治
10.采收
11.越冬防寒
12.出土上架
二、优质鲜食葡萄标准


无公害葡萄课题组
二OO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前 言

    近20年来,北宁市葡萄发展速猛,从1980年的325亩到2003年达到17万亩,产量由15万公斤增加到1.6亿公斤,成为全国著名的鲜食葡萄生产基地,尤其是葡萄贮藏保鲜业伴随着葡萄生产的大面积开发悄然兴起,从土窖贮藏起步,发展到机械恒温冷库保鲜,倾注了来自全国各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诸多葡萄专家的大力支持,使恒温冷库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鲜贮能力达10万吨以上,贮量约占全国葡萄总贮量的30%以上,使北宁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国葡萄之乡。随着我国加入WTO,一个以葡萄产品为中心的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完善,北宁的葡萄产业正在兴起。为了北宁市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北宁市无公害葡萄课题组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北宁实际情况制定了“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一、北宁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l.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葡萄的生产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北宁地区无公害葡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5087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产地环境条件
    NY5088 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3. 园地选择与规划报表
3.1 园地选择
3.1.1 环境条件应符合NY5087的规定。
3.1.2 园地应设在交通方便地域,便于产品外运。首要远离排出有毒气体和污水工矿区。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2的要求。
3.1.3 地势开阔平坦,地下水位在1.2米以下,排水良好。坡地栽培要选择向阳坡地。
3.1.4 土层较厚,土质肥沃疏松,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pH值在60~8.0之间。
3.1.5 有良好清洁的灌溉水源,应符合GB/T18407.2的要求。
3.2 园地规划
3.2.1 划分栽植区:根据地形、地块、坡向和坡度划分若干小区,有利于管理排灌和机械作业。
3.2.2 道路系统:根据园地总面积的大小和地形地势,决定道路等级。主道应贯穿全园中心部分,可设一条或多条。支道设在小区边界,一般与主道垂直。
3.2.3 排灌系统:灌溉系统由主灌渠、支渠和灌水阀三级组成。各灌渠的高程差可按5%比降,使水能在渠道中自流灌溉。排水系统可与道路结合,设在道路两侧,能及时排除园内因降雨造成的积水。
3.2.4 防护林:6hm2以上的葡萄园,应设主林带和副林带,林带走向与主风方向垂直,林带山4~6行乔灌木构成,林带间距300~500m。副林带由2-4行乔灌木构成,林带问距200m。

4. 品种选择及结构组成
4.1 品种选择方向:内在品质好,外观品质佳,贮运性能优,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4.2 巨峰群品种为主栽品种,适当增加优质、耐贮运品种的比例。
    其中早熟品种以粉红亚都蜜、无核白鸡心、维多得亚、奥古斯特等为主:中晚熟品种以峰后、信农乐、意大利、晚红、秋黑、奥山红宝石等为主。

5. 栽植
5.1 葡萄架式
5.1.1 篱架:北方地区多采用双壁篱架。架高1.5~2.0m;架底两壁间距0.5~0.8m,上部间距0.8~1.2m,行距2.5~3m,株距0.5~1.0m、0.6~1.2m,每株单蔓或双蔓。每公顷3300~6600株。
5.1.2 棚架:在架柱上设横杆或拉钢线,使架面与地面平行或略为倾斜,形似阴棚。
5.1.2.1 小棚架:架面3.5~4m:架根高1.5~1.7m,架梢高2.0~2.2m。每隔3~4m设置立柱。在立柱上架设横杆或钢丝呈倾斜或水平架面。山架根至架梢每隔0.5m横向拉一道钢丝。
5.1.2.2 屋脊式棚架:架高2m以上,架宽视地形和架材而定,—般6 ~7m,葡萄植株采用单行或双行栽植,两边对爬。
5.1.2.3 水平连棚架:全园架高一致,2~2.2m,石柱问距3~4m,棚顶水平,纵横牵引钢丝,四周边线和中部骨干线可采用6号钢筋或钢丝绳。一般0.7~1.3hm2,面积构成一个长方形整体铁丝网的连棚架。
5.2 栽植方式与密度
5.2.1 平畦栽植:在每行的栽植沟上整平土地,沿栽植行作畦,宽0.8m~lm,畦埂高0.2m。
5.2.2 低畦栽植:将葡萄芽定植在沟里,畦面低于地表0.2m左右,每栽植行形成一条沟。
5.2.3 栽植密度:生长势强的品种,如晚红,可采取5m以上行距,株距一株一蔓为0.6m,一株双蔓为1.2m,生长势中庸的品种如巨峰,可采取3~14m行距,株距为0.5~1m,一般北方防寒越冬地区,行距最小不能少于3m。
5.3 土壤准备与土壤改良
5.3.1 土壤准备:按行距挖好栽植沟。栽植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lm,土质好的园地深、宽各0.8m即可。坡地葡萄园应按等高线修筑水平梯田,修建排灌水渠。
5.3.2 土壤改良:挖沟时将表土放在一面,心土放在另一方面。回填土时,先在沟底填一层0.2~0.3m厚的有机物(玉米秸杆、杂草等),再回填表土,然后填心土。回填土加入农肥。即一层粪肥一层土,或肥土混合填入,亩施农肥5000Kg,回填土的高度一般平畦栽培的应高出畦面0.1~0.2m,低畦栽植回填土与沟面平,经灌水沉实后深0.2m即可。
5.4 苗木准备和栽植
5.4.1 苗木准备:合格的葡萄茁应具有6~8条以上,直径2~3mm的侧根和较多的须根,苗木直径在5mm以上并完全木质化,有3个以上饱满芽。若是嫁接苗,最好应用贝达砧木,嫁接口完全愈合无裂缝。
5.4.2 栽植前:栽植前对苗木进行适当修整,剪去枯桩,根系剪留15cm左右,地上部用5度石硫合剂杀菌,放清水里浸泡12~24h。栽植时苗木根系应沾泥浆,泥浆由l份土加l份腐熟厩肥,再加水8~10份调成。
5.4.3 栽植:葡萄定植一般在四月下旬,0.2m土温稳定在12℃以上时为栽植最佳时期。按株距在定植沟中挖定植穴,穴的直径0.25~0.3m左右,深度根据干长度而定,一般0.3m左右,栽植深度以原苗根际与栽植沟面平齐为适宜。栽后灌一次透水。水渗后覆地膜并培土将苗茎全部用沙壤土埋上。培土高度以超过最上一个芽眼2cm为宜,为防芽眼抽干,可以套上塑料袋保湿,待芽眼开始膨大即将荫发时,再撤除塑料袋。同时及时清除砧木段的萌蘖。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深翻改土:幼龄园地栽后三年进行,成龄葡萄园每隔三年进行一次,深翻要在采收后秋季进行,也可以结合秋施基肥完成。从幼龄园开始在定植沟两侧隔年轮换深翻扩沟,挖宽0.3~0.4m,深0.6m,结合施入有机肥(农肥、秸杆等),深翻后充分灌水,达到改土目的。
6.1.2 早春深翻畦面:早春葡萄出土上架后,结合清理畦面,进行深翻畦面,深度0.15~0.2m,翻土打碎、搂平。也可结合施肥进行深翻。
6.1.3 行间管理:定植后1年~2年行间可以种矮科作物,如豆科作物(花生、大豆等),瓜类作物(西瓜、香瓜等)薯类作物(土豆、地瓜等),当年收获,不妨碍葡萄越冬防寒,禁止在葡萄株间间种作物。间作物距葡萄定植点要达到0.7m以上,以防遮光。间作物的管理首先要满足葡萄的要求,随着年龄增长葡萄枝蔓的延长,要逐年缩减间作物宽度,直到葡萄枝蔓布满架面后,行间再以清耕为主。
6.2 施肥
6.2.1 施基肥:时期为葡萄采收后或早秋(9月下、10月上旬)。以农家肥(畜禽粪、厩肥等)为主,施肥量按结果量3倍计算。施用方法:沟施,距树干0.5m以外开深0.5~0.6m,宽约0.4m沟,然后施入农肥、填平。畦施:在畦面挖去一层表土铺上肥料,翻入深0.4m土中,施后灌水。
6.2.2 追施化肥:根据果园土壤和植株营养诊断结果,实行配方施肥,并注意抓住关键时期:
    a)催芽肥:早春葡萄出土后结合深翻畦面,在植株周围施用氮肥,适量配比磷钾肥。
    b)催果肥:落花后浆果膨大期施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配比氮肥。
    c)催熟肥:葡萄浆果着色时进行叶而喷肥。每隔7~10天连续喷布磷酸二氢钾等磷钾肥2~3次。
    d)施用微肥:花前1周喷施0.3%硼砂水溶液.采收前1个月喷施0.3%氯化钙水溶液,提商耐贮性。
    c)生物有机肥料:即可做基肥也可做为追肥,每公顷施肥量为1500kg,于早春一次性施入地下,全年不再追施其他化肥。根据树势发育状况,可采取叶面喷施微肥,以弥补微量元素不足。
6.3 灌水
6.3.1 催芽水:葡萄出土上架后,灌一次透水,灌水量以葡萄枝蔓剪口刚出现伤流为度。
6.3.2 催花水:开花前10天左右灌水,提高座果。
6.3.3 催果水:落花后幼果膨大期(幼果黄豆粒大小时)灌水,促进果粒迅速膨大。
6.3.4 封冻水:葡萄采收下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