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酿酒葡萄的生产技术措施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酿酒葡萄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但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6 农药合理
使用准则
GB18406.2—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T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469 葡萄苗木
3
术语和定义
酿酒葡萄是指能够充分表达出葡萄酒及白兰地的特征、特性和色、香、味等感官指标以及理化指标等特性要求的葡萄品种。
4
园地选择与建园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GB/T18407.2规定。
4.2 园地选择
酿酒葡萄产地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离污染源(造纸厂、水泥厂、印染厂等)2公里以外,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4.3 土壤条件
地势较适合机械化作业,排灌便利,土壤耕层深度50cm以上,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pH6.5—7.5),以沙壤土或通透性较好的壤土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
4.4 园地规划
4.4.1 土层不足50cm的要用D—85深耕50—60cm,加深活土层;
4.4.2 设置防护林:内防护林为灌木,外防护林为乔木。
4.4.3 栽植区的划分:按50—100亩为一个单位小区,行长不超过100m;
4.4.4 道路:按干道、支道设置,使其路路相连,便于机械化耕作。
4.4.5 排水系统:合理设置排水沟,达到及时排水不积涝为宜。
4.4.6 灌水系统:实行管灌或滴灌水的节水工程。
5
育苗
5.1 种条采集:从无病毒果园中选择枝条充分成熟、冬芽饱满、无病害的枝条做育苗的种条。
5.2 种条贮藏:采集的种条按长短分级,每30—50支捆好,采取沟藏或窑藏,温度控制在0—5摄氏度。
5.3 种条剪截:将种条剪成15—20cm长的枝段,有2—3个饱满冬芽,上端距芽1.5cm,下端在芽下1cm剪成斜茬。
5.4 生根粉浸泡:用50ppm的生根粉2号、3号浸泡6个小时即可上温床。
5.5 电热温床摧根:用地下电热线在室内建成宽1m长5m的温床,将种条整齐排放在温床上即可。温度控制在25—30度,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12—15天产生愈伤组织,即可插入营养钵育苗。
5.6 营养钵日光温度育苗:从电热温床上取下种条装进宽6—8cm、长12—15cm的营养钵内进行育苗,温度控制在25—30度,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40—50天,经过7天以上时间炼苗即可出圃。
5.7 营养钵苗的质量标准:苗高10cm,长5—6片叶,根系完整发达。
5.8 嫁接育苗:对有些出根困难、根系不发达、适应性差的品种采用砧木嫁接育苗,可达到优势互补。砧木以SO4、5BB等为主。
5.9 育苗的其它方面按NY469葡萄苗木标准执行。
6 生产管理
6.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与酒型见表1。
表1 主要酿酒葡萄品种与酒型、酒度
|
酒 型
|
酒 度
|
品 种
|
干白、甜白
|
12°
|
霞多丽、贵人香、白诗南
|
干红、甜红
|
12°
|
赤霞珠、梅露辄、蛇龙珠、西拉、烟73、烟74、玫瑰露
|
白兰地
|
38°
|
佳里酿、白羽、白玉霓
|
注:葡萄酒精度是由葡萄糖度发酵转化而来,1.73°糖发酵转化为1°酒精。
|
6.2
深翻改土及时中耕
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在行中开深度50—60cm的平行沟,回填土壤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最底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10cm,以利于调温保墒。
6.3
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
6.4 栽植
6.4.1 栽植前挖宽40cm、深60cm栽植沟,沟内施入有机肥,按NY/T394—2000中的3.4和3.5中的农家肥和商品肥料施用;
6.4.2 采用篱架栽培方式:
6.4.2.1 按行株距2.0cm×0.8~1.0m进行栽培;
6.4.2.2 立柱:采用10cm×12cm粗、长2.15m的水泥柱,按7—8m的柱距栽牢,每亩用水泥柱45—50根,栽立柱深50cm,地上架面高度1.65m。
6.4.2.3 架面铁丝:篱架设置4道12号铁丝,第一道铁丝距离地面60cm,2、3、4道铁丝匀按33cm等距离设置。
6.4.3 定植:按株行距要求进行定植,营养钵苗定植时间5月上、中旬,定植后及时浇水。
6.5
田间管理
6.5.1 开春给葡萄除防寒土:解冻后及时除去根基部的防寒土,注意除土时不要碰伤枝蔓,防止造成枝芽损伤。
6.5.2 引绑枝蔓:从3月20日开始至3月低结束,使枝条在架面上均匀分布,合理占用空间。
6.5.3 抹芽萌芽后按要求及时抹除多余的无效芽,减少养分消耗。
6.5.4 定梢:结果枝与营养枝按8:2的比例,亩枝量4000—5000条,定梢时间在新梢长至10cm左右时为宜。
6.5.5 引绑新梢:新梢要等距离引绑在架面上,以利于通风透光。
6.5.6 去副梢:在新梢生长期,及时抹除主梢上复芽萌发的副梢。
6.5.7 去卷须:在新梢生长期,及时抹除主梢上的卷须。
6.5.8 定果穗:根据新梢生长势定穗,壮梢留两个果穗,弱梢留一个果穗,弱梢不留穗,保证负载合理。
6.5.9 摘心:在开花前5天左右,在结果新梢花序以上6—8片叶处摘心,摘心后在新梢顶端摘心处以下保留两个副梢,二次三次副梢摘心时,保留1~2个副梢、两片叶摘心。
6.6
施肥
6.6.1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和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使用的肥料不应对葡萄园环境和葡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6.6.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6.6.2.1 农家肥料
按NY/T394—2000中3.4所述的农家肥料执行。
6.6.2.2 商品肥
按NY/T394—2000中3.5所述各种肥料执行。
6.6.2.3 其它肥料
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鱼类、牛羊毛废料、骨粉、氨基酸残渣,骨粉废渣、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制成的,经农业部门登记允许使用的肥料。
6.6.3 禁止使用的肥料
6.6.3.1 未经无公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和含有金属、橡胶等有害物质的垃圾。
6.6.3.2 硝态氮肥和未腐熟的人粪尿。
6.6.3.3 未获准登记的肥料产品。
6.6.4.1 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加少量氮肥,每667m2施3000kg~5000kg有机肥,使用方法是在行间沟施,沟深50cm,宽40cm,要求肥料与土拌匀,不要过于集中,然后将落叶杂草同时埋于地下。
6.6.4.2 追肥
每年三次,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开花前或开花后一周,氮肥磷肥配合施用;第三次在果粒膨大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