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2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绿盲蝽的综合防控技术 [2013/10/19 14:10:17] 来源: 作者:Admin

 

 

病虫害综合防控岗位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又名花叶虫,属半翅目,盲蝽科。建国初期,有绿盲蝽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产区危害棉花暴发成灾的记录;之后随着化学农药的使用,该虫的危害得到控制;但随着间套作等耕作制度的改变,在上世纪7080年代又出现绿盲蝽危害加重、上升为主要害虫等记载; 上世纪末及本世纪,转Bt基因抗虫棉花的规模种植,导致棉田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绿盲蝽种群数量剧增,不但严重危害棉花并且危害枣、葡萄、樱桃、苹果、桃、梨、茶等寄主,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

 

  1 分布和危害

 

除海南、西藏以外,绿盲蝽在我国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但主要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地区发生为害。绿盲蝽的寄主植物种类繁多,我国已记载的有38 150余种,包括棉花、绿豆、蚕豆、向日葵、玉米、蓖麻、苜蓿、苕子、胡萝卜、茼蒿、甜叶菊、枣、葡萄、樱桃、苹果、桃、梨等作物。

 

在我国许多葡萄产区,绿盲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虫害之一。绿盲蝽主要为害葡萄的新梢、嫩叶、花蕾和幼果,成虫和若虫通过口针撕碎植物细胞,同时向植株组织内注入大量的唾液,其唾液中含有多种酶类物质,可将植物细胞与组织分解为泥浆状的物质并吸入,而造成植物组织的坏死,形成刺点。葡萄新稍、嫩芽被刺后变干枯;嫩叶受害后,呈现黑色小点,随着叶片的生长,形成不规则的撕裂装孔洞,叶面萎缩不平,残缺畸形(图1);花蕾受害后形成褐色干枯状小点,而后干枯脱落或花帽不能正常脱落;幼果受害后,呈现黑褐色的水渍斑点,随着果实膨大,斑点颜色加重变为褐色和黑褐色,形成不规则的疮痂,少数果实在疮痂处开裂或变成畸形果。(图2

 

 

  2 绿盲虫的形态特征

 

  卵:卵长lmm,黄绿色,长口袋形,卵盖奶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边缘无附属物。

 

  若虫:5龄,与成虫相似。初孵时绿色,复眼桃红色。2龄黄褐色,3龄出现翅芽,4龄超过第l腹节,234龄触角端和足端黑褐色,5龄后全体鲜绿色,密被黑细毛;触角淡黄色,端部色渐深。眼灰色。

成虫:体长5mm,宽2.2mm, 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无单眼,触角4节丝状,较短,约为体长23,第2节长等于34节之和,向端部颜色渐深,1节黄绿色,4节黑褐色。前胸背板深绿色,布许多小黑点,前缘宽。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 中央具1浅纵纹,前翅膜片半透明暗灰色,余绿色。(图3

 

 

  3 习性与发生规律

 

绿盲蝽年发生代数自北向南为3-7代。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一般发生5代。在葡萄园,以卵在剪口(及修剪下的枝条)的髓部越冬,部分卵随着植物枯枝落叶散落在土表。

 

在黄河流域棉区,4月中、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一代若虫取食葡萄幼芽、嫩叶、花序和幼果;一代成虫羽化高峰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二代成虫羽化高峰在6月中、下旬;三代成虫多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羽化;四代成虫于9 月初羽化。绿盲蝽成虫寿命长,在25℃下平均寿命为30多天,最长达120多天,所以田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绿盲蝽成虫善飞行,试验证实其具有远距离迁移的潜力。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具有明显的选择偏好性,明显嗜好绿豆、蚕豆、艾蒿、香菜、茼蒿、蓖麻、凤仙花、葎草、野艾蒿、黄花蒿等寄主植物。成虫喜食花蜜,并对植物花中的挥发性物质有特殊的趋性。

 

绿盲蝽卵常为散产。若虫行动敏捷、隐蔽性强,在田间调查时不易被发现,属喜湿昆虫。

绿盲蝽食性杂,成虫和若虫除了取食植物以外,还能捕食鳞翅目昆虫的卵、蚜虫、蓟马和螨类等小型昆虫,甚至同种的低龄若虫。

 

  4 绿盲蝽的防治技术

 

  (1)防控葡萄园绿盲蝽的方法和策略

 

  使用铲除早春虫源、狠治越冬代防治、设立驱避带防止迁入、诱杀技术等技术,并把这些技术有机结合,进行绿盲蝽防控。

 

  ①结合修剪,杀灭越冬虫源:结合冬季修剪将带卵的枝条带出果园。

 

  ②狠治越冬代防治:在早春发芽期,及2-3叶期,进行化学防控。

 

  ③设立驱避带防止迁入:使用驱避剂对葡萄园周围的葡萄树或周围植物进行处理,形成隔离带;或种植驱避植物,形成隔离带。

 

  ④诱杀技术:利用其成虫有着明显的趋光性,利用杀虫灯进行诱杀;气味诱杀;性诱剂诱杀等。

 

  (2)化学防治的药剂

 

  当前,绿盲蝽对化学农药的抗药性水平还很低,许多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都有效,可以使用,比如联苯菊酯、啶虫眯、高效氯氰菊酯、丁烯氟虫腈、马拉硫磷、辛硫磷、吡蚜酮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山西葡萄冻害情况及预防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