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苗木出圃
1.1 出圃时间
苗木出圃在冬季落叶后进行,最好在第一次霜降以后进行,嫁接苗应避免出圃太迟,因嫁接愈合组织不耐低温。
1.2 起苗步骤
(1)品种核对
起苗前在苗圃认真地进行品种核对和标记,起苗时按品种标志顺序进行,严防起苗中发生品种混乱和混杂。
(2)预先剪枝
起苗前先将地上部枝条进行修整,主梢一般剪留5~6节,副梢从基部剪除,便于起苗、苗木整理和分拣。
(3)适当灌溉
如果苗圃土壤干燥,一般在起苗前1周左右灌溉1次透水,这样不但挖苗容易,而且也不易损伤根系。
(4)挖苗技术
苗圃中葡萄根系一般多分布于插条下端20~30 cm的土层中,而且根系向四周扩散,所以挖苗时应尽量远离苗木根颈部分。
人工起苗:一般先在行间挖掘,然后再在株间分离,以保证根系长度在15 cm以上。
机械起苗:为了提高起苗质量,一般采用葡萄起苗犁进行机械起苗。起苗犁由拖拉机驱动,犁刀深入土壤约30cm,与地面平行向前切削,疏松土壤和苗木根系,然后人工拔出苗木。
(5)苗木整理
挖苗后可将根系上附着的土轻轻抖散,注意尽量多地保留侧根和须根,减少根系损伤;立即将伤根、断根剪去,并进行苗木分级(表1)。
(6)伤口封蜡
为了防止主梢剪口失水,用红色石蜡(加热溶解)封闭伤口至剪口下0.5~1.0 cm。
(7)药剂处理
为了防止贮藏期间的苗木霉变,苗木在包装前用多菌灵500倍~800倍液浸泡3 min~5 min,并阴干。
(8)打捆挂标签
按品种每20~50株(根据苗木具体状况而定)捆成l小捆,必须挂上品种标签。
2 苗木分级
为了保证酿酒葡萄建园质量,起苗后对苗木应进行分级,利用合格、健壮的苗木定植建园。在查阅国外发达国家及国内相关规定和标准、征求岗位专家王军教授、赵胜建研究员等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酿酒葡萄苗木生产现状,初步拟定了“酿酒葡萄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表1),供葡萄苗木生产和使用单位参考。符合质量标准的苗木可分类建园,不符合标准的苗木于来年回圃继续培育壮苗,待年底出圃利用。
表1 酿酒葡萄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类型 |
项目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扦插苗 |
外观 |
发育良好、健壮、无机械损伤。 |
根系 |
侧根数量(条) |
≥6 |
≥5 |
≥4 |
侧根粗度(mm) |
≥4 |
≥3 |
≥2 |
侧根长度(cm) |
≥20 |
≥15 |
≥15 |
侧根分布 |
均匀、舒展 |
一年生枝 |
成熟度 |
完全木质化 |
基部粗度(mm) |
≥8 |
≥6 |
≥5 |
高度(cm) |
≥30 |
25 |
20 |
成熟芽眼数(个) |
≥5 |
病虫害 |
无检疫对象 |
嫁接苗 |
外观 |
发育良好、健壮、无机械损伤。 |
根系 |
侧根数量(条) |
≥6 |
≥5 |
≥4 |
侧根粗度(mm) |
≥5 |
≥4 |
≥3 |
侧根长度(cm) |
≥20 |
≥15 |
≥15 |
侧根分布 |
均匀、舒展 |
枝蔓 |
成熟度 |
完全木质化 |
砧木枝中部粗度(mm) |
≥8 |
≥6 |
≥5 |
砧木枝高度(cm) |
≥40 |
≥30 |
≥20 |
接穗品种枝基部粗度(mm) |
≥7 |
≥6 |
≥5 |
接穗品种枝高度(cm) |
≥25 |
≥20 |
≥20 |
嫁接口愈合度 |
完全愈合 |
接穗品种枝成熟芽眼数(个) |
≥5 |
砧木萌蘖 |
完全清除 |
病虫害 |
无检疫对象 |
|
|
|
|
|
|
|
3 苗木贮藏
葡萄苗木的根系属于肉质根系,易失水干枯而且根系抗寒性较弱,遇低温易发生冻害,故不能露地假植越冬。自根苗每万株体积约3 m3,嫁接苗每万株体积约7 m3。
3.1 冷库贮藏
(1)冷库架藏
冷库可先用二氧化硫熏蒸消毒,贮藏架再用300~400倍的多菌灵灭菌。将成捆的苗木用厚度0.017 mm的薄膜(带有少量小孔通气)包裹,再用粗麻袋片包裹,分品种置于贮藏架上,每个贮藏架放置一层苗木。贮藏温度为0-2 ℃,相对湿度为80%-90 %。
(2)冷库沙藏
冷库可先用二氧化硫熏蒸消毒,河沙应喷洒300~400倍的多菌灵灭菌,沙子湿度以手握沙子能成团、振动能散开为宜(绝对含水量约为6%~7 %,相对湿度80 %左右)。库地先铺10~15 cm厚的湿沙,然后将苗木立放,不要过紧,一行苗木摆好后,用湿沙将苗木根系和茎干仔细填充,以保证每条根系和茎干之间不直接接触,然后摆第二行苗木。第一层苗木埋好后,其上覆10cm厚的湿沙,然后再放第二层苗木。贮藏高度不超过1m,最上层覆盖10~15 cm湿沙,最后用塑料薄膜将整垛苗覆盖。库温保持0~2 ℃,空气和沙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 %左右。
3.2 窑洞贮藏
最好选择地下窑洞,保温通风降温条件必须得到保证,因此窑洞应设进气孔和排气孔。苗木入窑前窑内要用二氧化硫熏蒸消毒,河沙应喷洒300~400倍的多菌灵灭菌,并喷水将沙的湿度调整到60%~70%。按品种分别埋沙贮藏,苗木摆放方式同冷库沙藏。苗垛之间必须留通道,利于通行和通气。温度保持0~4℃为宜,空气和沙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 %左右。
3.3 露地沟藏
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背阴、干燥的地方挖贮苗沟。贮苗沟深1.2 m左右,宽1 m~2 m,长度因贮存苗木数量而定。苗木入沟时间大约在气温降至0℃左右时进行,之前可将成捆的苗木假植在湿河沙中,上覆草帘,湿沙的含水量同上。苗木贮藏方法与冷库沙藏相同,但沟内必须相隔一定距离留出空间,相隔2~3 m留出排气孔(中间插入成捆的玉米秸秆,直径10~12 cm),以利于通风换气。苗木沙埋后,沟顶培土成顶高两侧稍低的圆弧形,沟边要高出地面,以利于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