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46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烟台地区葡萄果实干枯、萎蔫发生情况调查及预防措施 [2013/6/24 17:38:13] 来源: 作者:Admin
"

 

 

烟台综合试验站
唐美玲
 
 
  2009年6月以来,在烟台地区陆续发现有果实干枯、萎蔫情况发生。将调查结果介绍如下。
 
  1 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表1)
 
 
 
 
  2 发生果实干枯、萎蔫失水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导致烟台地区葡萄果实干枯、萎蔫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真菌病害引起的,在烟台地区主要是白腐病、霜霉病、房枯病3种病害;另一类是由于生理性障碍引起的果实萎蔫、失水甚至干枯。
 
  1.1 三种真菌病害的识别症状
 
  1.1.1 葡萄白腐病的识别症状
 
  在烟台地区该病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盛发期。同样管理条件下,调查了10个酿酒葡萄品种,只有紫大夫品种防治不及时。该病危害果实时,主要从小果梗或穗轴侵入。果实前期发病(上浆前),病果易失水干枯,黑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不落,这时易和房枯病相混淆。果实(上浆后)染病,病果不易干枯,碰撞时极易脱落。
 
  1.1.2 葡萄霜霉病危害果实的症状识别
 
  幼果感病初期,病部变成淡绿色,后期病斑变深褐色下陷,产生一层霜状白霉,果实变硬萎缩。果实半大时受害,病部凹陷,皱缩软腐易脱落,但不产生霉层,也有少数病果干缩在树上。据调查显示,只要是前期感染霜霉病的病果大部分都不脱落。
 
  1.1.3 葡萄房枯病危害果实的识别症状
 
  果穗发病先在果梗基部接近果粒处呈现淡褐色病斑,后病斑变为褐色并蔓延到穗轴上,当病斑绕果一周时,则萎缩干枯。果粒受害,先由蒂部失水而萎蔫,扩展到整个果粒并呈灰褐色,最后干缩,挂在树上经久不落。病果表面产生稀疏而较大的黑色小粒点,这是与白腐病、黑腐病病果的主要区别。
 
  1.2 由于生理障碍引起的果实干枯、萎蔫有以下3种。
 
  1.2.1 日灼病
 
  在烟台地区虽然是6月下旬开始升温,但是由于当时葡萄大部分没有套袋,所以发生日灼比较轻。日灼主要发生在受直射光照射的果实或套袋的果实上,一般在果穗肩部或穗尖,像被热水烫伤后而引起的软化褐变,或像被火燎伤一样,在果皮表面出现浅褐色或暗红色斑点,而后逐渐变大凹陷,其大小、形状也不规则。病斑面积一般占果粒面积的5%~30%,严重时,一个果实上会有2~5个病斑,从而导致整个果粒干枯。气灼病与其它生理性病害(缺硼等)区别:气灼病形成非常快,一般在2h之内完成。
 
  1.2.2 缩果病
 
  大致发生在果粒生长30d左右(果粒第一膨大期未),果粒表皮下的果肉上发生针尖大小的褐色麻点,在硬核后期如麻点迅速发展扩大,就形成病斑。病斑形状近圆、椭圆或长圆形,大小不等,大病斑的直径可达果粒表面的1/3。病斑初时淡褐色,迅速黑变,下陷,似手指的压痕。此病的病斑有坚硬感,病部下的果肉维管束发生木栓化收缩,失水,皮下似有空洞感,但果粒一般不脱落。病斑常发生在果粒近果梗的基部或果面的中上部,发生部位与阳光直射无关,在叶幕下的背阴部位,果穗的背阴部及套袋果穗上均会发生。本病在果穗上分散发生,果面上的病斑通常也不集中连片。
 
  此病的本质是水分生理失调和高温环境共同作用下引起。内因是水分,外因是高温。当外界条件高温干燥时,叶面蒸腾量迅速加大,叶片不仅从根通过茎干得到水分,而且也从果实中争夺水分,供其蒸腾。如果根系吸收供水不足,会使浆果失水加剧。在浆果失水和果温升高的情况下会产生局部灼伤,这就是本病的发生机制。
 
  1.2.3 蒂枯病
 
  着色期后果蒂变成褐色,最后枯死,慢慢停止着色,严重时几乎不上颜色就会枯死,出现脱粒现象。调查发现蓬莱与龙口的玫瑰香该病的发生很普遍,严重的达到30%。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烟台地区进入8月以来,雨水很少,持续干旱使进入着色期的玫瑰香养分吸收不良造成该病的发生。
 
  (2)调查发现,凡是土壤偏酸的地块,该病发生严重,可能是强酸性土壤导致钙质很难吸收,同时钙又是移动性很差的元素,所以大部分都是穗尖发生该症状。
 
  (3)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例如副梢修剪过重,或彻底掰除副梢,使其为了治疗伤处,消耗大量的贮藏营养。同时在果实着色时只剩下7~8片最初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负载量过多,偏施氮肥,浅施肥料导致根系过浅,大部分分布在地底30cm左右的土层。
 
  1.2.4 水罐子病
 
  一般在果实上浆后至成熟期表现症状,往往穗尖的数粒至数十粒果颜色表现不正常,感病果粒糖度降低,味很酸,果肉逐渐变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在果梗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经调查玫瑰香有一部分也是由于水罐子病引起的果实掉粒、萎蔫失水。
 
  3 预防由生理性障碍引起的果实病害的对策
 
  防治生理性病害的根本是保持葡萄体内水分供求平衡,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因此首先要壮根,其次要保证水分的供应和根系功能的正常发挥。
 
  3.1 壮根措施
 
  改善土壤,强酸性土壤要通过施用硅钙镁肥提高pH,增失有机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施肥深度要达到50~70cm,使葡萄的根系深扎,提高抗逆性;同时提倡葡萄园自然生草,防止温度急变。
 
  3.2 合理搭配各种元素
 
  一定要防止缺钙、镁以及磷元素。缺钙会影响叶片中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移动;缺镁会影响光合及葡萄籽的硬化,妨碍葡萄着色,延长着色期和成熟期,降低糖度;缺磷灰影响根系、叶片和果粒的生长,组织细胞弱化,使体内无法正常的贮藏营养。
 
  3.3 合理进行夏剪
 
  不要一味的抹除副梢,同时注重周期性的使用叶面肥,使之提高叶面的光合作用。禁止结果过多,合理选留负载量同时要注意果穗的重量与整形;防止徒长,对于习惯性徒长得果园可以连续1~2年不施用氮肥。
 
  3.4 对日烧病严重的品种,要重视架面管理
 
  夏季修剪时,在果穗附近多留些叶片或副梢遮荫,以防果穗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在无果穗的部位,则应将过多的叶片适当去掉,以免过多地与果实争夺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