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山东麓综合试验站
王国珍
2009年自葡萄出土后,葡萄一直处于良好的生境条件下,目前各地葡萄均顺利进入果实膨大期,丰收在望。但从近期各地葡萄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及其生产管理情况来看,病虫害已成为目前影响今年酿酒葡萄高产、优质的关键因素。以下是2009年葡萄出土以来病虫害发
生情况简报。
1 病虫害发生情况
1.1 毛毡病
毛毡病在贺兰山东麓普遍发生,部分区域发生偏重,6月底调查病叶率达33.3%~100%,成为近年毛毡病发生最为严重的一年,受害品种有:赤霞珠、蛇龙珠、梅露辄、西拉、红地球、品丽珠,其中以赤霞珠受害最重,最高病叶率达100%,病指达33.6,发生区域有玉泉营(银广夏第一葡萄种植地、慧彬葡萄公司、玉泉营农场、黄羊滩农场)、银川市(枸杞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银广夏第三葡萄种植基地)、青铜峡市(御马葡萄基地、银广夏葡萄第二种植基地、瞿靖镇、邵岗镇、小坝镇)。各区域表现前期发展缓慢,6月中旬开始快速回升,新生叶片受害严重,部分果园因毛毡病危害,叶片开始皱缩,甚至出现焦枯。
1.2 葡萄斑叶蝉
葡萄斑叶蝉在2007年以前仅在玉泉营地区的个别果园发生,在今年6月底调查后发现,2009年的受害范围在不断扩大,主要在树龄5年以上的老果园发生,包括:玉泉营地区、青铜峡市。在玉泉营地区系统调查表明,2009年越冬虫口基数高,6月以来虫口数量上升较快,危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其中以玉泉营地区受害严重,叶片受害率在30%~50%,枝条茂密的果园,叶片受害达100%,受害品种有:赤霞珠、梅露辄、西拉、红地球、蛇龙珠等。目前分部果园叶片被叶蝉刺吸后不仅失绿,甚至已出现叶片苍白,且开始逐步早衰,最终导致叶片提早脱落。
1.3 霜霉病
尽管贺兰山东麓葡萄出土后一直干旱少雨,但6月下旬却在慧彬公司、黄羊滩农场、御马葡萄基地发现霜霉病病叶,说明果园已有充足的菌源,虽然病叶率不足0.01%,但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该病很快会在果园发生甚至蔓延。
1.4 白粉病
白粉病在贺兰山东麓常年发病期在果实膨大期,闷热的天气是发病的关键条件,5~6月在设施栽培葡萄上发生,6月下旬露地葡萄逐步发生。发病品种有:里扎马特、红地球、无核鸡心白。
1.5 其他病虫害
此阶段还是红地球、里扎马特等易感灰霉病品种果穗的发病关键时期,在防治其它病虫害等同时,注意不要忽视灰霉病的控制。另外有个别果园发生红蜘蛛(二斑叶螨)。
尽管贺兰山东麓干旱少雨,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相对较轻,但在酿酒葡萄种植园,许多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距地面30cm以下的枝条均留在树上,枝条与地面接触的情况随处可见,由此也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上述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已对目前葡萄生长开始产生影响,而且将会影响今年葡萄的产量及品质,特别是早衰造成的早期落叶,从而影响葡萄树体的营养积累,对葡萄的越冬极为不利。因此做好近期葡萄病虫害的防控,不仅是保障今年葡萄优质高产不可忽视的工作,同时为葡萄安全越冬打下基础。
2 防治对策
2.1 及时清除距地面30cm的枝条,使果园留出通风道口,减少病虫侵染的几率;摘除受病虫害侵染的叶片;采用培养树势为主的农艺措施控制病虫的发生。
2.2 结合农业防治,及时喷洒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发生与蔓延。
(1)毛毡病。药剂为1.8%齐螨素乳油1500~2000倍;15%哒螨灵乳油2000~2500倍;3度以下的石硫合剂。注意避免中午高温期间喷洒,防止产生药害。注意喷药要均匀周到,特别是叶背是防治的重点。
(2)叶蝉。目前叶蝉已进入第一代成虫高发期,因此以早晨或傍晚防治效果为好,特别要注意枝条茂密区域是防治的重点。 药剂为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
(3)霜霉病。7月7~8日的降雨为霜霉病在贺兰山东麓的发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因此雨后应及时防治霜霉病。半量式波尔多液及其他铜制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77%必备可湿性粉剂500~600倍;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600倍;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25%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喷波尔多液后,请间隔7~10d方可用其它药剂,以防药害的发生。
(4)白粉病。药剂有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 2 5 %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
此次防治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因此提醒果农在选购农药时请在各级生产主管部门指导下进行,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注意药剂使用浓度及喷药的质量,叶面、叶背及植株的上下部都要均匀喷到,减少病虫危害的各个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