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综合试验站
王晓珊 郝燕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树,其栽培区域高度集中在西北、华北等北方地区温带落叶果树带,冬季寒冷干旱,低温冻害频发,已成为制约葡萄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1,2]。我国主载鲜食品种枝条抗寒能力普遍较弱,多数仅能耐受-15 ℃低温,低于此阈值便会发生冻害,导致枝条受损、树势衰退甚至产量锐减[3]。
兰州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春季干旱多风,是典型的埋土防寒区[4]。当前广泛采用的埋土防寒措施,不仅需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显著增加生产成本,还会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在冬春大风季节易诱发扬沙、浮尘等生态问题[5]。另外,即便实施埋土防寒,若埋土厚度不足或遭遇极端低温,仍会导致葡萄枝条抽干、减产,严重时整株死亡,进一步凸显了寒害防控的复杂性与紧迫性[6]。因此,筛选与应用抗寒性较强的葡萄品种对破解兰州地区栽培瓶颈、降低生产与生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选育或引进无需埋土、轻度埋土即可安全越冬的抗寒葡萄品种,既能从根本上规避冻害风险,还能依托抗寒性与抗病性的协同效应[7]。多数抗寒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等常见病害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可显著减少生长季的农药施用频次与用量,对于推动葡萄产业的绿色转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双重积极意义[8]。
为明确适宜兰州地区气候条件的抗寒葡萄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依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引进‘超抗巨早红’‘超抗巨玫瑰’两个抗寒新品种。本研究通过系统观测两品种在兰州地区的生长物候期,测定其植物学性状与果实理化指标,旨在为兰州及相似气候区抗寒葡萄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北方埋土防寒区葡萄品种结构优化提供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年在兰州市安宁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葡萄品种园(36º03ʹ N,03º40 ʹE)开展。该地位于甘肃中部,海拔1 530 m,属半干旱温暖气候区,其气候条件与兰州地区整体葡萄栽培环境高度契合:年平均气温9.6 ℃,极端最高气温38 ℃,极端最低气温 -25 ℃,平均年降水量 329 mm,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 10 ℃年活动积温3 242 ℃,平均年日照2 634 h,无霜期196 d。试验园地土壤类型为灌淤土,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1.12%,pH值8.3,管理水平中上[9]。
1.2 试验材料
‘超抗巨早红’来源于意大利,‘超抗巨玫瑰’来源于美国,2个鲜食葡萄品种于2021年引进种植,父母本未知,采用‘Y’形架‘厂’形整形,南北行向露地栽培,株行距1.5 m×3.0 m。
1.3 试验方法
1.3.1 田间测定项目
参照《NY /T 2932-2016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NY /T 2932-2016 葡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于2023年至2025年4月-11月调查物候期、植物学性状,以及萌芽率、结果枝率和抗病性等指标[10]。
1.3.2 室内测定项目
葡萄成熟后,两个品种各随机挑选10穗,测定穗重、粒重、果实纵横径等经济性状;测定还原糖、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测糖仪测定,维生素C含量用2, 6-二氯靛酚滴定法[11]。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
根据萌芽至果实成熟天数划分品种熟性:<130 d为早熟,130~145 d为中熟,>145 d为晚熟。由表1可知,2个供试品种在兰州安宁的萌芽期均集中在4月上旬,开花期集中在5月下旬。进入始熟期较早的是‘超抗巨早红’,从萌芽到成熟的时间在146 d之间,其完熟期比‘超抗红玫瑰’提前10天。‘超抗巨早红’属于中熟品种,‘超抗红玫瑰’晚熟品种。
2.2 生长量统计
连续3年进行生长量对比调查发现‘超抗巨早红’和‘超抗巨玫瑰’之间生长量有显著差异,‘超抗巨早’红长势旺盛枝条健壮(见表2)。
2.3 植物学性状
2个品种的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见表3所示。结果表明,‘超抗红玫瑰’和‘超抗巨早红’成龄叶均有锯齿,呈五角星,叶裂片数均为5裂,一年生枝条的节间颜色均为绿色。嫩梢绿色,无绒毛分布。新梢生长势均强。
2.4 果穗性状、果粒外观性状及果实理化指标
由表4果穗性状和果粒外观性状可知,‘超抗巨早红’和‘超抗红玫瑰’的穗形均为圆锥形,两个品种果梗与果粒相对容易分离中等。在果穗紧密度方面,两者果穗紧密程度均为中等。在穗重方面,‘超抗巨早红’穗重723.05g,‘超抗红玫瑰’穗重559.05g。
在果粒外观性状方面,‘超抗巨早红’的果粒形状为长椭圆形,果皮颜色为粉红色或浅红色,果粉薄,果皮厚度中等,果肉质地为脆肉,葡萄粒重为14.62g,无特殊香味。‘超抗红玫瑰’的果粒形状为椭圆形,果皮颜色为红色至紫红色,果粉薄,果皮厚度中等,果肉质地均为脆肉,‘超抗红玫瑰’葡萄粒重为9.95g,有明显玫瑰香味。
‘超抗红玫瑰’的可滴定酸高于‘超抗巨早红’,而可溶性固形物则相反,‘超抗巨早红’的可溶性固形物均在16.70~23.10之间,‘超抗红玫瑰’可溶性固形物的最高为19.6。‘超抗红玫瑰’的还原糖和Vc含量较‘超抗巨早红’更高,分别为19.40%和1.67mg/100g。
2.5 抗病性
在病害调查中,2个品种之间在明显差别,‘超抗巨早红’对霜霉病和灰霉病的抗性都很强,只要管理得当,一般不会侵染这两种病害;在同等管理条件下,‘超抗红玫瑰’不太抗霜霉病,在果实成熟至采摘期间,若遇连阴雨天气,在葡萄叶片及未成熟枝条上容易感染霜霉病,并有裂果现象。
3 讨论
通过3年的引种观察,本研究结合兰州地区的生态条件,从2个抗寒鲜食葡萄品种物候期、植物学性状、果实内外品质等多方面进行了客观评价。从引种结果来看,抗寒葡萄品种‘超抗巨早红’和‘超抗红玫瑰’均能适用兰州的气候、土壤条件,生长期间长势旺盛,结果习性好,丰产性高,能够保持品种的固有特征,抗寒性比常规的主栽品种强。
从葡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表现来看,‘超抗巨早红’表现更好,植株生长旺盛,枝条成熟度好,穗大果大,酸甜适口,较‘超抗红玫瑰’早熟,具有高抗病和高抗寒性,可考虑适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