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790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蓝靛果套种栽培模式 [2025/4/23 16:37:38] 来源: 作者:Admin

蓝靛果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霍俊伟 张利军 秦栋 朱晨桥 冮慧欣


  蓝靛果,一种较适合寒地栽种的新兴的小灌木,因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成为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高海拔地区优势推介树种,随着良种的创制和栽培技术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县区局都开始谋划引种蓝靛果来促进乡村振兴,现就蓝靛果套种增收模式进行汇总分享,供预从业者参考。


  1 蓝靛果简介


  1.1 蓝靛果


  蓝靛果是一种小灌木(见图1),广泛分布于我国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的野生小浆果,成年树高1.2-2.5m,冠幅可达到1.5-3.0m,果实成熟时深蓝色,果实形状从圆形到长纺锤型十多种,口感从苦涩到酸甜别具特色。因为果实富含花色苷、黄酮、杂多酸、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生物活性物质,极具开发加工价值;又因为可以自然越冬和栽种管理简单,极具推广空间。



  1.2 蓝靛果结果习性


  蓝靛果属于一年栽种多年收获的树种,叶和芽都是对生,当年叶片基部生长混合芽,第二年可以开始结果(见图2),以后每年都会结果,果实一般在六月初至七月中旬成熟。春季定植的苗木,原带的上一年枝条当年就可以结果;秋季定植的果树,建议采用平茬促萌管理,可以促进翌年产生多个结果枝条,快速达到丰产期,如果不平茬,翌年也可以结果。



  1.3 果园定植密度


  为了便于采用机械化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蓝靛果果园定植密度,一般建议0.8-1.5m×2.0-2.5m,新建果园前三年(见图3),常常因为植株矮小、枝条稀疏,而造成土地空间的浪费,需要通过套种来提高产值,促进快速回本。


 

  2 套种模式


  套种模式往往从生长空间和采收时间上进行统筹考虑,来增进果园综合利用率,蓝靛果套种模式目前分为三种:矮棵作物套种、矮棵草药套种和矮化籽用林套种。


  2.1 套种矮棵果蔬


  蓝靛果头三年果树高度可达1.0-1.5m,但是常常因为枝条稀疏,冠幅相对小而不会挡光,所以垄上可以套种白菜、萝卜、甜菜、大葱、辣椒、茄子和草莓、黑加仑等矮棵果蔬,可以采用单行或者双行起垄覆膜栽培种植,应季采收批发零售皆可。据哈尔滨森莓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验统计,套种农家菜(见图4)亩增收可达200元以上;庭院栽种模式,更适合套种应季蔬菜,达到果菜兼收提高果园先期收入的目标。



  2.2 套种矮棵草药


  除了套种常规果蔬外,近几年以勃利县绿茵蓝靛果合作社为首的种植户,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合作,在蓝靛果垄间栽种优良品种蒲公英(见图5)的做法值得借鉴,蒲公英长势比较低矮,也对其他草和菜有效控制,不仅可以采收花,而且可以采收蒲公英种子和根,达到一套多收的目的。除了套种药外,还可以套种苜蓿、麦冬等优良饲草,起到很好地促进土壤保水和降低病虫害啃食蓝靛果根系的效果。



  2.3 矮化籽用林套种


  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在植树造林项目建设中,广发采用嫁接红松苗,不仅可以提早结实,而且还可以矮化促进增产。因为红松林定植密度一般在4m×6-8m,这样造成红松成林前土地利用率更低,因为林区土地幅员辽阔、人员稀少,很适合选用像蓝靛果这样适合冷凉地区、不过度依赖人工、经济价值高且多年收的树种。在吉林省,红松林和蓝靛果套种(见图6)试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在光的采用方面,两种果树达到了十年以上的长期互相促进成长,提高林区土地利用率,增收效益提高30%以上。未来值得探究的是蓝靛果中间套种单排套种榛子模式,利用榛子可以固定氮肥肥沃土地特性,从而达到“双减双增”和防风这样目的。



  3 关于采用套种模式建议


  蓝靛果套种必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套种模式,提供建议3点:(1)套种模式和蓝靛果果园建设应该同步规划;(2)应该根据果园规模、果园位置和果园土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套种模式;(3)应该根据是否采用机械化管理进行套种模式的选择,如机械管理的可以选用一年生的作物,而半机械化管理或者人工管理,可以套种多年生果树。


  蓝靛果套种模式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尝试的热点,在综合考虑空间搭配、收获时间、需水量、需肥量等因素的前提下,也需要兼顾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经营目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蓝莓地栽土壤改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