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 温智浩
果蝇是危害浆果类的主要害虫种类,可危害多种水果,如樱桃、梨、葡萄、蓝莓、杏、桃、树莓等。该虫繁殖能力强、发育周期短,雌蝇将卵产在浆果果皮内,使孵化的幼虫得以取食果肉,造成果实变形、软化、早落、腐烂等,导致果实品质变差、产量下降,严重阻碍了水果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控果蝇,但因果蝇幼虫钻蛀到果实内部危害,化学农药很难接触到靶标,造成防控效果较差,且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不仅破坏果园生态环境,还导致害虫抗药性逐年增强。因此,果蝇的防控是我国乃至世界水果产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在原始单一驱避剂配方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估了驱避剂和乳化剂联合使用效果,可为果蝇害虫的田间防治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
一、有机酸酯类化合物类驱避剂对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的驱避效果测定
1 试验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供试材料及虫源
供试材料: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养虫笼(35cm*35cm*35cm)。
供试虫源:黑腹果蝇采集于贵州省麻江县有机蓝莓生产基地(经度:107.590,纬度26.487,海拔1033.7 m),将田间采集的黑腹果蝇带回室内后,在人工养虫室中进行饲养及扩繁,饲养环境参数为光照周期L/D=16 h/8 h、相对湿度60%、温度(25±1)℃,期间利用人工饲料喂养,并未接触任何化学药剂。每3天进行饲料更换,将养虫笼内旧饲料盒取出,待盒内成虫孵出后,选取个体大小相近的2日龄黑腹果蝇成虫,进行试验。人工饲料配方:水3000ml、麦麸1173g、白砂糖624g、酵母粉159g、山梨酸5.1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1g、维生素C27g。
斑翅果蝇采集于山东省,其饲养方法与黑腹果蝇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3 试验方法
将黑腹果蝇随机分为试验(有机酸酯类化合物)组和对照组,每组3次重复,每个重复50只。
将斑翅果蝇随机分为试验(有机酸酯类化合物)组和对照组,每组3次重复,每个重复50只。
将养虫笼背面、底面、侧面进行对角线连接,使四边体DACD’成为一个三角锥,驱避剂置于D点,果蝇于底部ABCD正中间释放,养虫笼三维立体图如图1。
注意:将养虫笼绑紧袖口,用黑布进行遮光处理,各试验处理间隔尽量大点,避免各处理间互相影响。
4 调查方法
每12h对不同处理养虫笼各方向的果蝇数量调查一次,总共调查3次,驱避效果以果蝇在三角锥DACD’外为准,计算驱避率。
5 试验结果
该有机酸酯类化合物类驱避剂对黑腹和斑翅果蝇均有较好的驱避效果,且驱避效果均>75%,可用于后续驱避剂的改进及联合使用。
二、驱避剂和乳化剂联合使用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效果测定
1 试验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供试材料及虫源
供试材料:有机酸酯类化合物;单萜类化合物;月桂醇;聚山梨醇酯;养虫笼(35cm*35cm*35cm)。
供试虫源:黑腹果蝇采集于贵州省麻江县有机蓝莓生产基地(经度:107.590,纬度26.487,海拔1033.7 m),将田间采集的黑腹果蝇带回室内后,在人工养虫室中进行饲养及扩繁,饲养环境参数为光照周期L/D=16 h/18 h、相对湿度60%、温度(25±1)℃,期间利用人工饲料喂养,并未接触任何药剂。每3天进行饲料更换,将笼内旧饲料盒拿出,待成虫孵出后,选取个体大小相近的2日龄黑腹果蝇成虫,进行试验。饲养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70±5)%、光周期16L∶8D、光照度10000lx。人工饲料配方:水3000ml、麦麸1173g、白砂糖624g、酵母粉159g、山梨酸5.1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g、对羟基苯甲酸甲酯2.1g、维生素C27g。
3 试验处理
共8组试验处理:①5ml有机酸酯类化合物、②5ml单萜类化合物、③5ml单萜类化合物+5ml月桂醇+90ml水、④5ml单萜类化合物+5ml聚山梨醇酯+90ml水、⑤5ml有机酸酯类化合物+5ml月桂醇+90ml水、⑥5ml有机酸酯类化合物+5ml聚山梨醇酯+90ml水、⑦5ml有机酸酯类化合物+5ml单萜类化合物+2ml月桂醇+88ml水、⑧5ml有机酸酯类化合物+5ml单萜类化合物+2ml聚山梨醇酯+88ml水。将上述驱避剂处理置于塑料杯底,将其放入养虫笼底部的D点,取50只黑腹果蝇置于塑料杯中,将其放入养虫笼底部正中间,并将其释放,绑紧袖口,用黑布进行遮光处理,做好处理标记。
对照组处理:取50只黑腹果蝇置于塑料杯中,将其放入对照组养虫笼底部正中间,并将其释放,绑紧袖口,用黑布进行遮光处理。
注意:各处理间隔尽量大点,避免各处理间互相影响。
调查方法: 12h后,对不同处理养虫笼的黑腹果蝇进行数量调查,总共调查3次。将养虫笼背面、底面、侧面进行对角线连接,使四变体DACD’成为一个三角锥,驱避剂置于D点,果蝇于底部ABCD正中间释放,调查时,以果蝇在三角锥DACD’外,判定为驱避效果,养虫笼三维立体图如图4。
5 试验结果
8种试验处理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效果下图所示(图6、7、8为8个处理三次调查结果平均值)。结果表明,不同趋避剂处理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效果均高于50%,表现为驱避性。其中,处理7:5ml有机酸酯类化合物+5ml植物精油+2ml月桂醇+88ml水对黑腹果蝇的驱避效果较强,可用于下一步试验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