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113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元谋干热区葡萄生长期虫害调查 [2024/1/5 19:03:28] 来源: 作者:Admin

元谋综合试验站,

杜鸿燕 杨顺林 陆晓英 郭淑萍 王玉倩


   :元谋干热区是云南葡萄早熟产区代表,在试验基地葡萄园内诱集主要危虫害害,对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热区葡萄园内,主要危害的虫害有3种,分别是果蝇、斜纹夜蛾、蓟马,调查期间使用了常规药剂和新药(立美农)进行了防治,以期为干热区葡萄园虫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元谋;干热区;葡萄;虫害;


  果蝇属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hilidae),种类繁多,寄主广泛,分布广,繁殖力强,世代历期短,果蝇主要危害成熟果实,成虫产卵于果皮下,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蛀食危害,影响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果蝇除了对葡萄造成直接的危害外,同时往往还能引起葡萄酸腐病的发生,葡萄酸腐病的典型特征是伴有果蝇的发生和危害,危害葡萄的果蝇成虫和幼虫在取食危害葡萄时不断地接触这些病原菌,由于这些病原菌在果蝇的体内体外均能生产,因此果蝇成为葡萄酸腐病的重要传播媒介[1]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一种多食性、暴发性的虫害。目前,斜纹夜蛾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温暖地区较多。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又耐高温的虫害,其发育适宜温度为2530℃,每3060天就可进行1次世代交替,1年可发生8代,可几代重叠。刚孵出的幼虫长约1.3毫米,成熟幼虫体长3.05.0厘米,幼虫共分6龄,小龄幼虫为淡黄绿色或淡灰绿色,大龄幼虫为深褐色至黑褐色,幼虫期1215[2]


  蓟马(Thrips)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通称,种类繁多,为害葡萄的蓟马种类较多,以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为主。蓟马成虫和若虫锉破葡萄的嫩叶、幼果和新梢生长点的表皮细胞,吸取汁液。幼果受害初期,果面上形成纵向的小黑斑,后期随着果粒增大而扩大形成木栓化斑,使整穗果粒呈黑色,严重时会引起裂果,影响果穗的商品价值。叶片受害后会出现褪绿黄斑,严重时叶片卷曲或畸形,有时还会出现穿孔[3-4]


  一、虫害调查试验设置


  试验地设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元谋综合试验站基地,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黄瓜园镇苴林,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北纬25°5042″,东经101°4919″, 海拔1 073 m。 年平均气温22℃,最热月(6)平均气温28.5℃,最冷月(12)平均气温15.9℃,年均降水量645 mm90%降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6-10),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4 倍,年均日照时数2 670.4 h,≥10℃年均积温8 552.7℃。土壤贫瘠,为燥红土[5]


  虫害调查:针对两个葡萄树种(阳光玫瑰和夏黑)做试验,每个树种1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分3块小区处理,包括新药处理区(打新药:立美农)、常规防治区(打旧药)、空白对照(不打药)。新药处理区至少包括10棵树、常规防治区10棵树,空白对照包括10棵树,小区间(打不同药)间隔至少200米。新药处理区设置3个调查点、常规防治区设置3个调查点、空白对照设置3个调查点,调查点间距尽量在100米以上。每个调查点针对每种虫害设置1个诱捕器(或粘虫板),不同虫害的诱捕器(或粘虫板)尽量间隔10米以上(以防互相干扰)。


  施药和调查时间:葡萄出芽后(3月底 - 4月初)起每10日调查和施新药1次,诱芯和诱液每10天替换一次,直至采收。


  新药施(立美农)药量:每次大约施药260克(26颗树,每棵树5平米,1平方米施药2克计算)或使药粉均匀喷洒在葡萄和叶片表面。


  调查病虫害对象:果蝇(专用诱捕器和诱液)、斜纹夜蛾(专用诱捕器和专用诱芯)、蓟马(蓝板和专用诱芯)。


  常规农药使用量记录:针对常规防治区,跟踪记录试验开始到采收期内所有使用的杀虫和杀菌剂种类、使用时间和使用量。


  二、试验结果


  云南元谋地区:(图1-2),果蝇在2个树种上均有2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和5月上旬以及4月上旬和5月上旬。斜纹夜蛾有一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和4月上旬。而蓟马两个树种的发生高峰期不同夏黑为3月下旬,阳光玫瑰为4月下旬。施用药剂后2个树种的3种虫害发生量均下降,其中有机粉剂较常规施药效果更好,虫害发生量下降了30%左右。说明在云南元谋地区施用有机粉剂在夏黑上对果蝇、蓟马的防治效果好于阳光玫瑰。


 

  云南元谋地区(图3),施用甲维盐与啶虫脒对果蝇的防效最好,达到了73%85%。在云南元谋地区,3种虫害施用甲维盐后均在果实转色期防效最好,说明在云南元谋地区防治葡萄最关键的喷药时期是果实转色期。

 


  三、结论


  目前,元谋干热区葡萄,主要危害有虫害果蝇、斜纹夜蛾、蓟马,3种虫害在施用甲维盐后均在果实转色期防效最好,说明防治葡萄关键时期是果实转色期。


  葡萄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虫害,会影响葡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各葡萄产区生长期应该了解葡萄的虫害种类,了解虫害的为害特征和发生规律,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控的效果,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发展[6-7]


  葡萄病虫害防治仍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即利用多种防治手段防控病虫害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绿色防控是一种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主要通过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环境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等技术手段,避免或减轻植物病虫害发生,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