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防控岗位
葡萄病毒主要随繁殖材料(插条、接穗、砧木、苗木)远距离传播。粉蚧、螨类、线虫、蚜虫等介体可近距离传播病毒。通过嫁接病毒会在接穗和砧木之间传播。菟丝子亦可通过寄生把葡萄病毒传给其他植物。
1.介体传毒
粉蚧是葡萄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生产造成直接和间接危害。已报道的粉蚧可传播的葡萄病毒包括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卷叶病毒4(GLRaV-4)和葡萄病毒A(GVA)等。自然条件下GLRaV-1通过粉蚧以半持久方式传播,目前报道传播GLRaV-1的粉蚧有波西米亚粉蚧(Heliococcus bohemicus)、苹果粉蚧(Phenacoccus aceris)、隐匿粉蚧(Pseudococcus viburni)、嗜柠檬粉蚧(Pseudococcus calceolariae)、葡萄粉蚧(Pseudococcus maritimus)和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一种新发现的粉蚧(Ferrisia gilli)可传播GLRaV-3。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fcus)、长尾粉蚧(Pseudococcus longispinus)传播GLRaV-4。有5种(H.bohemicus, Pl. ficus, P. affnis, Parthenolecanium corni, Phenacoccus aceris)传播GVA的粉蚧,传播方式为半持久性。P. affnis、Phenacoccus aceris、Pseudococcus comstocki可以传播葡萄病毒E(GVE)。在葡萄园管理过程中,控制园中粉蚧群体,有利于控制卷叶病的传播。螨虫(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体型小,主要借助风力在植株间自然传播病毒。葡萄浆果内坏死病毒(GINV)和灰比诺葡萄病毒(GPGV)可由瘿螨(Colomerus vitis)以半持久性方式传播。标准剑线虫(Xiphinema index)在葡萄园传播葡萄扇叶病毒(GFLV),约有18种不同线虫是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的传毒介体。苜蓿膜翅角蝉是葡萄红斑病毒(GRBV)的传播介体,可在葡萄园中13种杂草和肥田作物上取食和繁殖。野生蛇葡萄是葡萄脉明病毒(GVCV)的一个寄主,其上取食的葡萄蚜虫(Aphis illinoisensis)携带GVCV,能够将GVCV传播至霞多丽葡萄,并引起严重症状。
葡萄园中受感染葡萄植株数量的逐渐增加与传播病毒的介体分布有关。针对对昆虫传播的病毒,需要在育苗期和种植期进行化学防治,尤其在有病毒存在的葡萄园,更要注意传毒介体的防控。对于通过线虫传播的病毒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消灭土壤中存在的传毒介体,从而减轻病毒病发生。
2. 嫁接传毒
葡萄病毒可通过无性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任何用于营养繁殖的材料,都能传带病毒。在繁育嫁接苗的过程中,接穗和砧木任何一方带毒都会导致苗木带毒,如果双方都携带病毒,则会造成病毒累积,导致多种病毒复合侵染。试验过程中,经常采用嫁接的方式接种病毒,进而对病毒的致病性开展研究。
3. 菟丝子传毒
菟丝子(Cuscuta spp.)是一种能够寄生高等植物的旋花科植物,通过寄生关系可以在植物间传播病毒。在实验条件下,通过菟丝子(Cuscuta reflexa)寄生,可将葡萄卷叶病毒7(GLRaV-7)传递到西方烟(Nicotiana occident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