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151176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设施葡萄对氮元素的累积量及植株氮元素含量的变化 [2023/7/17 17:41:27] 来源: 作者:Admin

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养分管理岗位

王海波 刘凤之 史祥宾 冀晓昊 王小龙 王宝亮 刘畅 李银萍

 

  1.各关键生育期氮元素累积量的部位差异

 

  随生育期延长,植株氮元素的累积量不断增加,至落叶期达13.75 g/株。同一生育阶段,氮元素的累积量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异性(图1)。萌芽期,氮元素在主干中的累积量最多,占植株整体的37.2%;在根中的累积量最少,为28.2%。始花期、末花期、种子发育期、转色期和成熟期,氮元素在叶片中累积最多,其分配比率分别为31.2%36.1%35.7%30.6%29%。落叶期,各部位氮元素的累积量多少依次为枝条>主干>主蔓>>叶片>叶柄。

 

 

  2.各部位氮元素累积量增量的阶段性变化

 

  由表1知,各器官氮元素累积量的增量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

 

  (1)萌芽-始花阶段:设施葡萄整株植株氮元素的累积量增加1.996 g,其中叶片、枝条增加最多,分别为1.649 g0.747 g;其次是根系、叶柄和花序,分别为0.240 g0.144 g0.068 g。主干和主蔓氮元素的累积量分别减少0.508 g0.374 g,由此可见,该生育阶段新生营养器官所需氮的一部分(占69.4%)来自外界的吸收获取,另一部分(占30.6%)来自主干、主蔓的运转。

 

  (2)始花-末花阶段(花期):设施葡萄整株植株氮元素的累积量增加1.353 g,各部位氮元素的累积量均增加,其中叶片的增加量最多,其次是枝条,分别增加0.752 g0.275 g,增加比例分别55.6%20.3%

 

  (3)末花-种子发育阶段:整株氮累积量增加1.463 g,其中果实中增加最多,其次为叶片,分别增加0.799 g0.492 g,增加比例分别为54.6%33.6%。同时发现枝条中氮元素的累积量有所减少,这可能是因为坐果后,果实进入第一次膨大期,果实中的细胞数量快速增加,需要大量的氮,但外界获取速度不足以满足果实生长所需,因此首先利用自身枝条中的氮来满足其供应需求,以保证自身果实的生长。

 

  (4)种子发育-果实转色阶段:设施葡萄整株植株氮元素的累积量增加1.655 g,其中果实中增加最多,其次为主干,增加比例分别为41.4%33.6%。此阶段氮主要用于果实的生长与主干的生长。

 

  (5)果实转色-成熟阶段:设施葡萄整株植株氮元素的累积量增加1.947 g,其中果实增加量最多,占整株增加量的25.8%,此外枝条、叶片的增加比例也较大,分别为23.5%20.8%,叶柄中增加比例最小仅为0.5%

 

  (6)果实成熟采收-落叶阶段:设施葡萄整株植株氮元素累积量的增加量为1.988 g,各器官的增加量大小依次为主蔓>枝条>主干>>叶柄,叶片中的氮累积量减少1.611 g,由此可见,此阶段中主蔓、枝条、主干等部位增加的氮,一部分来自外界的吸收获取(占55.2%),另一部分(占44.8%)来自于叶片中的转运回流。

 

  在整个生育周期中,设施葡萄整株植株氮元素的累积量共增加了10.373 g,其中根、主干、主蔓分别增加了1.272 g1.272 g1.166 g,三者增加总量占整株增加量的35.8%。枝条、叶柄、叶片分别增加2.525 g0.192 g1.784 g,三者增加总量占整株增加量的43.4%。果实中的增加量为2.162 g,增加比例为20.8%。由此可见整个生育期中,氮大部分用于新生营养器官(枝条、叶柄、叶片)的生长,仅有20.8%的氮转化为果实,其余有35.8%的氮贮存于根、主干、主蔓中。

 

 

  3.各部位氮元素含量的阶段性变化

 

  由图2知,各部位氮含量在不同生育期不同,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异性。

 

  (1)整个生育期中根的氮含量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5.1~16.7 mg/g。种子发育-果实转色阶段、果实成熟采收-落叶阶段根的氮含量降低,氮的累积量增加,干物质累积速度大于氮的累积速度,根生长相对较快,其它生育阶段根的氮含量增加。

 

  (2)主干中的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先降低后增加,萌芽-始花阶段氮含量由5.6 mg/g降低至3.1mg/g,之后其含量不断增加,至落叶期时,含量达5.4 mg/g

 

  (3)主蔓中的氮含量变化与主干的氮含量变化类似,其中萌芽-始花阶段,氮含量由6.4 mg/g降至3.9 mg/g,随后增加,至落叶期时氮含量为6.3 mg/g

 

  (4)枝条中的氮含量在萌芽-转色阶段不断减少,至果实转色时为5.4 mg/g,果实转色-成熟阶段氮含量不断增加。

 

  (5)叶柄中的氮含量在始花期最高为12.7 mg/g,落叶期最低为5.2 mg/g,萌芽期-转色期、成熟期-落叶期,叶柄氮含量不断降低。

 

  (6)叶片中的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中不断减小。从萌芽到果实成熟,叶片中氮含量由31.2 mg/g变为26.1 mg/g,此阶段氮累积量不断增加,干物质合成速度大于氮的累积速度,叶片生长。果实成熟采收-落叶阶段氮含量继续降低至11.5 mg/g,这是由于叶片中的氮回流至植株其它器官造成的。

 

  (7)果实(花序)中的氮含量全年呈下降趋势,始花期氮含量最高为22.5 mg/g,成熟期氮含量最低为9.0 mg/g。各生育期果实氮含量下降,氮累积量增加,果实干物质累积速度大于氮的累积速度,果实不断生长。

 

 

  4.各关键生育期氮元素含量的部位差异

 

  在相同生育期,各部位的氮含量不同,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异性(图2)。

 

  (1)萌芽期,根中氮含量最高为16.7 mg/g,主干氮含量最低为5.6 mg/g,主蔓氮含量与主干接近约为6.4 mg/g

 

  (2)始花期、末花期,各部位氮含量大小依次为叶片>花序>>叶柄>枝条>主蔓>主干。

 

  (3)种子发育期、转色期、成熟期各部位的氮含量大小依次为叶片>>果实>叶柄>枝条>主蔓>主干。

 

  (4)落叶期,各部位的氮含量依次为根>叶片>枝条>主蔓>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