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29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阳光玫瑰葡萄温棚栽培关键技术 [2023/5/8 11:33:21] 来源: 作者:Admin

豫东综合试验站

吕中伟 娄玉穗 尚泓泉 崔小月 张柯 张晓锋 吴文莹 樊红杰

 

  阳光玫瑰葡萄,欧美杂种,自2007年开始引进到我国多地。其大粒、高糖、浓香、耐贮运、货架期长等特点引起众多专家学者和果农的关注,是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葡萄品种之一,也是葡萄园更新换代的首选品种。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目前,其种植面积约53.3千公顷,大部分是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温棚栽培面积较少。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葡萄试验园于2012年引入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模式有避雨栽培和温棚栽培,其中温棚栽培行距6 m、株距1.5 m,“厂”字形架式。通过9年种植观察,在我省表现为品质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并于2014年通过河南省林业厅审定为河南省葡萄适生区优良栽培品种。

 

  随着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面积增大、集中上市,2020年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指数下行18.46%(第十三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价格下行原因:一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市民购买力下降;二是与其品质不高有关,真正的优质果,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滞销或是无人问津的果品质量较差或是很差甚至没有商品性。为了避开露地栽培阳光玫瑰集中上市时期,推广阳光玫瑰温棚栽培意义重大。现将阳光玫瑰葡萄温棚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1 土壤改良

 

  栽植前要进行土壤局部改良。挖宽0.81.0 m、深各0.40.5 m栽植沟,挖沟时表土放置一边,心土放置另一边。挖好沟后,先在底部填入有机物(秸秆等),以利渗水通气和积肥,尤其是排水较差的地块,采用此法可大大改善底层土壤的通透性,为葡萄根系深扎创造良好条件;然后再回填表土;最后将心土与有机肥(10 m3/667 m2)充分混合,并加入过磷酸钙(50 kg/667 m2),填入沟内,使新土结构和肥分得到改善。回填土时要高出地面10~20 cm,大水浇实,下沉后与地面保持水平。

 

  第二年以后,葡萄采收后及时秋施有机肥,每667 m2施入56 m3有机肥+5 kg中微量元素+50 kg过磷酸钙。具体方法:在树一侧开宽和深各4050 cm的施肥沟,施肥后及时大水漫灌,两侧轮换开沟施肥。葡萄行中间于每年10月份种植芥菜型油菜(根系粗大,在土壤中沤制可以疏松土壤),翌年油菜开花后,将其整株粉碎作为绿肥翻入土中。经过5年以上的实施可有效改良土壤,大幅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生产优质阳光玫瑰葡萄打下坚实基础。

 

  2 壮苗栽植

 

  壮苗栽植是阳光玫瑰前期树势健壮和早期丰产的有力保障。当年种植的苗木冬剪后单株有效冬芽数和翌年产量随春栽植苗木茎粗度增加而增加,1.5 cm以上粗度的苗木,其产量比0.40.8 cm茎粗的苗木,产量几乎增加一倍。

 

  阳光玫瑰栽植后经常出现幼苗生长缓慢、叶片黄化、长势不旺的现象,要选用壮苗栽植建园。苗木茎粗不小于1 cm,高度2530 cm,枝条充分成熟,饱满芽34个,粗度大于0.25 cm的根数不少于56根,平均长度在2030 cm

 

  3 温棚结构及扣/揭膜时间

 

  采用钢架结构,一般棚宽8 m、高3.2 m,温棚长度根据立地条件而定,以6080 m为宜。拱杆间距0.50.7 m。内设三排立柱支撑棚体,柱间距为45 m。选用棚膜为EVA无滴防雾膜。在河南新乡地区,覆膜时间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采收后即可揭膜。

 

  4 打破休眠

 

  破眠剂使用种类及浓度:石灰氮为14%,朵美滋、芽灵以2.5%为宜。破眠剂处理的时间:萌芽前2035 d为宜,河南新乡地区在2月中下旬进行,可有效提高萌芽率,促使萌芽整齐。若使用过早,易受倒春寒和冻害的影响;使用过晚效果不明显。采用小刷子或毛笔将药液涂抹在冬芽上,顶端芽不涂抹。用药后及时灌水,增加湿度,促进药效发挥。

 

  5 温度、湿度调节

 

  5.1 温度调节

 

  5.1.1 覆膜后至萌芽前

 

  调控的原则是增温保湿。此时期应紧闭温棚,缓慢升温,使棚内气温和地温协调一致。在河南新乡地区3月份晴朗天气较多,很容易使温度迅速上升,应将温度控制在1520 ℃,超过2728℃,及时将裙膜揭开通风,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萌芽整齐度。

 

  5.1.2 萌芽后至开花前

 

  外界气温开始慢慢上升,但气温不稳定,忽高忽低,白天温度超过30 ℃要及时通风换气,防止高温危害或出现新梢徒长。夜间防止低温冻害。一般白天控制在2025 ℃以下,预防极端温度,保证新梢均衡生长。

 

  5.1.3 开花期前后

 

  白天控制在2628 ℃,促使花期一致,温度过高,影响开花授粉。晚上温度过低,不利于柱头生长,影响坐果。这一时期,要勤调棚温,尽量缩短花期。开花坐果后,将温度控制在2528 ℃即可。

 

  5.2 湿度调节

 

  从开始扣棚到萌芽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新梢生长期相对湿度为70%左右;开花期相对湿度为6070%之间;开花后至成熟,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即可。

 

  6 整形修剪

 

  采用“厂”字形架式。距温棚边沿各1 m栽植两行,株距1.5 m、干高1.5 m、架面最高处距地面2.2 m,采用先密植后稀植的方法,第三年隔株间伐。待萌芽后留1条最旺的新梢引缚直立生长,高出1.5 m时将新梢压平绑缚在布好的架面上向中间延生,主干上萌发的副梢全部留1片叶绝后,根据主干粗度可适当摘心。架面上所有萌发的副梢采用“隔二去一”的方法进行选留。对保留的副梢留34片叶反复摘心即可。

 

  冬季修剪。以留12个芽进行短梢修剪为主,每年留好预备枝,及时更新,以防结果部位外移。

 

  7 花果管理

 

  7.1 疏花疏果

 

  修整花序。萌芽到信始花约需要43 d,修整花序最佳时间为萌芽后3538 d,此时花序已完全分离。具体方法:按照每穗果重9001000 g的标准,每穗保留下部20个小分枝,并打成单层,其余支穗全部去除。保果后810 d开始进行疏果,每穗留果60粒,使果穗松紧适度,呈圆柱状。

 

  7.2 无核化及膨大处理

 

  处理时期及药剂浓度:萌芽后40 d,观察信始花的出现,并做下标记。信始花开始生理落果时进行无核化处理,浓度:25 mg/kg赤霉素 + 23 mg/kg氯吡脲浸蘸花序,进行无核保果处理。见信始花2022 d后进行膨大处理,浓度:25 mg/kg赤霉酸 + 35 mg/kg氯吡脲浸蘸果穗,进行果实膨大。

 

  7.3 促进果实提早成熟

 

  阳光玫瑰葡萄可溶性固形物达20%以上,才会表现出其特有的香味。因此促进果实提早成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熟前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3%过磷酸钙溶液,可以促进果实含糖量增加和枝条成熟;二是抹除基部老叶及过密的枝叶,增强果实的受光,促进上色成熟;三是去除架面上二次、三次副梢,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四是地面铺设银色反光膜,增加果面光照。

 

  8 肥水管理

 

  扣棚后,每667 m2施入尿素1015 kg,挖浅沟施入并浇水,促进萌芽整齐和新梢生长。花前不施肥。果实第一膨大期在开花18 d坐住果后即可施用,810 d追施一次,连续施34次,每次施用高钾复合肥15 kg和钾肥10 kg;果实第二膨大期(始花后60 d),只用钾肥,每667 m230 kg,少用或不用含氮的化肥。

 

  9 病虫害防治

 

  温棚阳光玫瑰葡萄的病虫害发生主要集中在前期,后期较轻。在绒球期,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开花前可使用50%保倍4000+40%嘧霉胺800+10%吡虫啉1000倍,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炭疽病、绿盲蝽等病害和虫害的发生。幼果期可使用20%苯醚甲环唑3000倍防治炭疽病、白腐病等病害。套袋前使用20%苯醚甲环唑3000+50%抑霉唑3000倍浸蘸果穗,药液干后及时套袋。

 

  10 采收

 

  据观察,阳光玫瑰葡萄具有较强的挂树能力,后期的果实不论从着色还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优于较早成熟的果实。果实挂树时间过长有软果现象,而且还影响翌年花芽分化,因此,建议成熟后及时采收,注意在露地阳光玫瑰葡萄成熟前结束销售。以果实绿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18%为采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