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综合试验站
摘要:以‘希姆劳特’及其大粒早熟芽变 ‘津早无核’葡萄为试验试材,研究花后10 d使用赤霉素(GA3)、氯吡脲(CPPU)处理对其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GA3和 CPPU浓度和配比组合。结果表明,花后10 d使用 GA3和 CPPU 处理后的‘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果穗质量、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提升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果实硬度和表皮穿刺强度提高。综合评价表明,不同处理中处理F和处理D分别在‘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中综合评分最高。花后10 d 用50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花后10 d 用25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对‘津早无核’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关键词:希姆劳特;津早无核;赤霉素;氯吡脲;果实品质
葡萄(Vitis vinifera L.)在全世界广泛种植,是最有价值的水果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葡萄产量1431.41万吨,仅次于柑橘、苹果、梨的产量,位于全国第四。(https://data.stats.gov.cn/)。果粒大小、果实形状、无核是影响鲜食葡萄商业价值的重要经济性状[1]。因此,在生产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来增加其商品性。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是较为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应用于诱导葡萄无核化,提高坐果率和膨大果粒[2]。CPPU的应用增大了果粒,同时延缓了葡萄成熟[3]。近期研究表明,在花前使用CPPU调节了细胞壁多糖从而增加了果实的硬度[4]。GA3常和CPPU混用,用于葡萄的无核化与膨果处理[1]。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气候条件、葡萄品种、树体长势和病虫害发生等多种情况,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人的经验[5-6]。
‘希姆劳特’(Himrod),属欧美杂交种[7]。1952年由美国纽约州农业试验站用‘安大略’(Ontario)和‘苏丹娜’(Sultanina)杂交育成的鲜食无核白葡萄品种[8]。1972年引入我国,目前报道已在浙江[9]、广西[10]、湖北[11]、江苏[12-13]、上海[14]、湖南[15]和天津[16]等地引种。‘希姆劳特’坐果好,早熟且无核,但果粒较小,使其商品性受到限制。‘津早无核’是‘希姆劳特’葡萄的大粒早熟芽变,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于2014年发现[17],并于2020年申请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津早无核’在保留了‘希姆劳特’优良性状的基础上,成熟期提前5~7 d,单果重增加了1倍左右,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GA3和CPPU在‘希姆劳特’葡萄上的应用已有报道[18-20],但在‘津早无核’上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使用不同浓度配比的GA3和CPPU处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的果穗,分析不同处理在成熟期对其葡萄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适宜的GA3和CPPU配比,为‘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生产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基地(116°57'28.98"E,39°25'40.39"N)进行,以4 a生‘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为试验材料,取长势相近且无病虫害的植株,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常规管理。东西行向,“一”字形水平棚架,株行距4 m×3.5 m。供试药剂为:GA3(赤霉酸,4%可溶液剂)和CPPU(氯吡脲,0.1%可溶液剂),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10穗为1小区,每处理重复3次。2022年5月30日,花后10 d分别用不同浓度药液处理,处理方法为将果穗完全浸在药液中5 s。处理A:12.5 mg·L-1 GA3+2.5 mg·L-1 CPPU;处理B:12.5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C:25 mg·L-1 GA3+2.5 mg·L-1 CPPU;处理D:25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E:50 mg·L-1 GA3+2.5 mg·L-1 CPPU;处理F:50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G:50 mg·L-1 GA3;处理H:100 mg·L-1 GA3;以清水处理为对照(CK)。
用DY-3207电子秤测量穗质量(精确到0.1 g)。成熟期从果穗的上中下三个部分随机采样,每个处理取30粒sartorius BSA224S电子天平测量粒质量(精确到0.01g);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果粒纵径和果粒横径(精确到0.01 mm),其中果形指数=果粒纵径/果粒横径。
采用手持测糖仪(ATAGO,日本)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Vc含量。
用TA.XT plus v4.6质构仪(Stable Micro Systems,英国)测定硬度、表皮穿刺强度、果皮厚度。
1.3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1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采用prism 8.0.1软件和SPSS 24软件进行数据处理,Duncan法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和‘津早无核’葡萄外观品质的影响
由表1、表2可知,8个处理均提高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穗质量、粒质量、果粒纵横径。其中,处理F对‘希姆劳特’的膨果效果最好,穗质量达378.23 g,粒质量5.68 g,纵径23.26 mm,横径19.75 mm,果形指数与对照基本一致。处理D对‘希姆劳特’的膨果效果次之,处理A和处理B略差于其他处理。
处理C对‘津早无核’的膨果效果最好,穗质量达378.52 g,粒质量8.64 g纵径25.36 mm,横径23.33 mm,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处理F和处理G对‘津早无核’的膨果效果不明显。
2.2 不同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和‘津早无核’葡萄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花后10 d使用GA3和 CPPU处理对‘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果实内在品质均有影响,‘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升高,Vc含量增加。
其中,与对照相比,处理H的‘希姆劳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6.4%。处理D和处理E可滴定酸含量最大,都为0.8%。处理C的固酸比、Vc含量最高,为24.47和均显著高于对照。
‘津早无核’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处理D最低,为16.29%,对照最高,达19.47%。处理A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为0.63,对照最低。对照的固酸比最高,达36.34,其次为处理G,为34.9,处理D最低,为28.17。说明使用GA3和CPPU处理‘津早无核’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的风味。
2.3 不同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和‘津早无核’葡萄果实质地的影响
由表4可知,使用GA3和 CPPU处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两个品种果实硬度和表皮穿刺强度增大。各处理‘希姆劳特’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均有提高,处理F的果实硬度最大,达271.13 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及对照。8个处理的‘津早无核’果实硬度为处理D最高,达389.52 g,对照的硬度最低,为134.44 g。
不同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希姆劳特’葡萄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处理F的表皮穿刺强度最大,为75.67 g;其次为处理D,为74.69 g;对照最小,为42.27 g。各处理间‘津早无核’葡萄表皮穿刺强度除了处理E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其它各处理的表皮穿刺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处理D的表皮穿刺强度最大,为73.56 g;对照最小,为45.48 g。
不同处理间‘希姆劳特’果皮破裂距离为处理D最高,处理B最低。各处理‘津早无核’果皮破裂距离仅处理A显著高于对照,达2.37 mm;处理E最低,为1.41 mm。
2.4 不同处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相关性
由表5可以看出,‘希姆劳特’葡萄穗质量与粒质量、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表皮穿刺强度显著正相关。粒质量与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显著正相关。表皮穿刺强度与果粒横径、硬度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固酸比显著负相关。
‘津早无核’葡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表7),粒质量与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负相关。果粒纵径与果粒横径、果形指数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负相关。果粒横径与可溶性固形物显著负相关。固酸比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负相关。
2.5 ‘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不同处理的综合评价
2.5.1 ‘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果实品质指标主成分提取
通过对‘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12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7),其中‘希姆劳特’葡萄分析后提取出4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1.755%、18.281%、13.9%和8.371%,累计贡献率达到92.307%。‘津早无核’葡萄提取出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54.916%、17.678%、12.524%,累计贡献率为85.118%。分析结果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希姆劳特’果实品质再各主成分中的因子荷载量来看(表8),第1成分中,穗质量、粒质量、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皮破裂距离、表皮穿刺强度、硬度、果形指数、可滴定酸含量相关性较强。‘津早无核’葡萄分析结果显示(表9),指标穗质量、粒质量、果粒纵径、果粒横径、表皮穿刺强度、硬度、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在第1成分上有较高的荷载,相关性较强。
2.5.2 主成分综合得分
由表10和表11可得,‘希姆劳特’各处理中,处理F的综合得分最高。‘津早无核’不同处理中,处理D的综合得分最高。表明花后10 d 用50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花后10 d 用25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津早无核’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3 讨论与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后10 d用GA3和CPPU混合处理,或用GA3单独处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均不同程度的提高果穗质量、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形指数反映了果粒形状[21],本研究中, 各处理‘希姆劳特’的果形指数与对照基本一致,处理E‘津早无核’的果形指数最大,处理C的最小。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是评价果实内在品质的重要指标。王壮伟[22]、郭淑萍[23]、王莎[24]的研究结果表明,GA3和CPPU混用处理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另有研究表明GA3和CPPU混用处理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25-26]。李涛[25]的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降低了‘京蜜’可滴定酸的含量,这与郝峰鸽[26]在‘金田玫瑰’上的研究结果相反。本研究表明,花后10 d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升高。不同处理均提高了Vc含量,这与王玉安[27]的结果一致,与郭淑萍[23]的结果相反。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气候环境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性差异有关。
GA3和CPPU使用增加了‘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的硬度,这与Thomas在王壮伟的研究结果一致[19-22]。花后10 d不同处理提高了两个品种葡萄果粒的表皮穿刺强度,同时也影响了果皮穿刺距离。
通过对使用GA3和CPPU处理的‘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果实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各处理中处理F和处理D分别‘希姆劳特’和‘津早无核’葡萄中综合得分最高。说明花后10 d 用50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对‘希姆劳特’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花后10 d 用25 mg·L-1 GA3+5 mg·L-1 CPPU处理,对‘津早无核’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