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57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元谋干热区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2023/1/28 16:43:17] 来源: 作者:Admin

元谋综合试验站

杜鸿燕 杨顺林 王玉倩

 

  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位于金沙江干热区,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1.7℃,平均降水量613.8 mm,年蒸发量为降水量的6.4倍,全年基本无霜。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属葡萄优势生长区。自80年代葡萄被引进,现已成大规模种植。目前主要种植品种有红地球夏黑无核白鸡心阳光玫瑰。当地特殊气候优势及促早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使该地成为了全国葡萄最早成熟的地方。元谋县葡萄在4月中旬即可上市,填补了国内葡萄市场空白,经济效益可观。目前,元谋特殊的气候环境下葡萄白粉病的发生,已成为制约元谋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葡萄白粉病的发生规律

 

  葡萄白粉病由子囊菌门白粉菌目钩丝壳属真菌所引起[Uncinula necator(Schw.) Burr.],,是一种专性寄生菌,发病时在葡萄叶片正面产生大量灰白色粉状物。葡萄白粉病菌以菌丝在葡萄休眠芽内或以闭囊壳在植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春季的初侵染源。在干旱闷热多云、温度2530 ℃的气候条件下,白粉病危害较重。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412月均会发病。白粉病能侵染葡萄叶片、果实、枝蔓等幼嫩组织,危害果实后易造成裂果,导致葡萄产量严重下降。

 

  2.葡萄白粉病综合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认真清洁果园,做好田园卫生,清除病组织,将落叶、病果、病枝、卷须、果梗、穗轴等彻底清除,集中处理,烧毁或高温发酵堆肥,消灭越冬病原菌的数量是防治关键。在葡萄生长期,合理增施化肥,增长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科学滴水,增加空气湿度,改善生长小气候。在设施大棚的设计时,可适当提升棚高,增加通风透光度。

 

  2.2 生物防治

 

  目前主要利用一些生防菌剂来控制葡萄白粉病的发生,例如芽孢杆菌类的微生物菌剂。

 

  2.3 化学防治

 

  在当下,在葡萄白粉病严重流行过程中,防控模式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其他防治手段为辅,且化学防治最佳时期在发芽前后。

 

  目前,葡萄白粉病常用防治药剂有以下几种类型:

 

  硫制剂:石硫合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醚菌酯、唑菌胺酯等。

 

  硅源制剂:硅酸钠。

 

  其他有效药剂:硫黄、氟硅唑、芽孢杆菌制剂、大黄素甲醚、乙嘧酚磺酸酯、丁香菌酯、四氟醚唑、腈菌唑、武夷菌素、吡唑醚菌酯等。

 

  3.元谋县葡萄白粉病规范化防控建议

 

 

  在云南干热河谷元谋鲜食葡萄产区,多采用连栋大棚做反季节促成栽培,白粉病已上升为该地区主要的病害,基于干热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葡萄生长的小气候更加复杂多变,需要对白粉病病害的发生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亟需建立更加科学的防控体系。

 

  树立葡萄绿色发展理念,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指导方针,集成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防治方法。通过合理稀植,创造不宜病害发生的条件,培育健壮的树势,增强抵抗病害的能力。进一步合理使用化学药剂,结合各种防控措施对病害进行更科学、高效的防控,促进干热区葡萄的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