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综合试验站
为促进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本试验通过使用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与化学杀菌剂混施对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出可以有效防治葡萄果实病害,并能减少化学杀菌剂使用量的最优配比,为陕西省关中地区葡萄绿色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渭南葡萄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柳园村)供试材料为9年生阳光玫瑰和9年生户太八号。栽培模式采用简易避雨栽培模式,果树长势较好,田间管理规范。
1.2 试验方案:
1.2.1 试验药剂:
植物源药剂:绿地康3号(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化学药剂:为常规生产用药。
1.2.2 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化学杀菌剂、绿地康3号、减药40%+绿地康3号。
对照(CK):喷施清水
处理1:单独喷施绿地康3号600倍
处理2:化学杀菌剂减40%,杀虫剂不减量,加入绿地康3号600倍一起喷施。
处理3:化学杀菌剂
利用绿地康3号与化学杀菌剂混合,现混现用,先将化学杀菌剂按配比倒入水中充分混合均匀,再将绿地康3号倒入药液中充分混合,使用机动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到葡萄树体上。
阳光玫瑰和户太八号试验田施药时间由2022年4月7日至7月6日。根据天气情况间隔7-10d左右喷施一次,套袋后停止喷药。所有处理总施药次数为11次,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施用时间与化学杀菌剂一致(表1)。
1.2.3 调查及测定方法:
在采收前,不同处理分别按照五点取样法,每点连续调查20穗,共计100穗。分别调查每个处理果穗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葡萄果实病害按同一分级方法统计:0级,无 病 斑;1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 5%以下;3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6%~15%;5级,病 果 面 积 占 整 个 果 穗 面 积 的 16% ~25%;7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 面积的 26% ~ 50%;9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51%以上。
发病率(%)=病穗数/总穗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发病率-处理区发病率)/对照区发病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 绿地康3号对阳光玫瑰果实病害的田间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常规化学杀菌剂减药40%和绿地康3号混合药剂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化学杀菌剂和绿地康3号效果。与常规化学杀菌剂相比,常规化学杀菌剂减药40%和绿地康3号混合使用在阳光玫瑰上的防效比常规生产用药和绿地康3号防效分别提高了8.7%、34.6%(表 2)。
2.2 绿地康3号对户太八号果实病害的田间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常规化学杀菌剂减药40%和绿地康3号混合药剂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化学杀菌剂和绿地康3号效果。与常规化学杀菌剂相比,常规化学杀菌剂减药40%和绿地康3号混合使用在阳光玫瑰上的防效比常规生产用药和绿地康3号防效分别提高了26.8%、46.7%(表3)。
3、讨论
目前生产上葡萄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本研究采用微生态制剂结合化学杀菌剂对葡萄病害进行了防治,将绿地康 3 号对阳光玫瑰和户太八号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现:处理1(绿地康3号)和处理3对葡萄果实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处理2(常规化学杀菌剂减药40%和绿地康3号混施)在阳光玫瑰和户太八号上对果实病害的防效比处理1和处理2防效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控制病菌对葡萄果实的危害,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为农药减施、降低果实农残和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保证。今后将进一步改良化学杀菌剂减施比例,确定出绿地康3号与化学杀菌剂不同配比对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治效果。对葡萄果实病害的高效防治将起到重要的意义,相关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将对葡萄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