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树体病害防控岗位
葡萄枝干病害是危害的葡萄的一类重要的维管束病害,包括葡萄衰枯病(Esca complex disease)、葡萄溃疡病(Botryosphaeria dieback)、葡萄顶枯病(Eutypa dieback)、葡萄蔓枯病(Diaporthe dieback)和葡萄黑根病(Black Foot Disease)等5种,枝干病害的症状复杂、病原菌种类繁多,田间也经常存在不同枝干病害的复合侵染现象,葡萄枝干病害不仅引起产量损失还会缩短树体预期寿命,据统计,全球每年仅用于更新种植葡萄枝干病害引起的死亡植株的费用达15亿美元,被认为是未来30年影响葡萄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病害之一。由于葡萄枝干病害病原菌存在潜伏侵染现象及内吸性药剂靶向效果差,生产中仍然缺乏十分有效的防控措施,加之一些农药的禁止使用,导致病害的发生呈现加剧趋势。21世纪初,在欧洲防控葡萄衰枯病的亚砷酸钠被禁止使用后,葡萄枝干病害在全球的发生急剧增强,特别是禁止使用亚砷酸钠5年后,葡萄植株死亡率年均增加5%。葡萄枝干病害在我国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病害,目前葡萄衰枯病、溃疡病、顶枯病、蔓枯病和黑根病5种葡萄枝干病害在我国均有报道,其中以葡萄溃疡病、蔓枯病和黑根病为主,葡萄衰枯病和顶枯病在我国少有报道,葡萄枝干病害在我国的发生和危害逐年加重,每年仅葡萄溃疡病可造成3%-8%的产量损失,在一些发病严重的果园每年可导致10%-20%的产量损失,在高温多雨等极端条件下个别葡萄园甚至绝收,因此,葡萄枝干病害在我国应引予以关注。
一、葡萄枝干病害田间症状
葡萄枝干病害危害症状主要是引起树势衰弱和植株枯死,有时也危害果穗,造成严重的减产和缩短树体的预期寿命。田间危害症状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1)植株枯死:经常在早春表现明显,表现为全株萎蔫死亡和枝梢枯死,常常在早春,树体不发芽,全株枯死;另一种情况是能够正常发芽和开花结果,在幼果期全株萎蔫干枯,树体死亡;有时枝干基部表面出现黑褐色坏死,有的根系发育不良,根部出现黑色凹陷的坏死斑,根系不深扎,在地表附近,根系成“J”型,新根发育不正常,向上卷曲,新根及毛细根很少,有时发病的枝干时有黑色及灰黑色的颗粒状子实体出现。(2)树势生长减弱:表现发芽迟缓,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叶片变小,中后期叶片发黄或变紫,也有的出现虎纹斑,果实发育不良,有大小粒现象,果实着色差,甚至不结果,严重影响产量;横切枝干可见维管束变色,发病植株的枝干和当年枝条经常出现溃疡斑,也有的枝干表皮粗造,经常在病斑处有明显的伤口及组织增生;有时发病部位有颗粒状小黑点的病原菌子实体出现;(3)果实皱缩及掉粒:果实皱缩及掉粒通常在在果实转色后出现,果梗变褐皱缩,果实皱缩,严重时整个果穗皱缩,偶尔会在果面上出现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上孢子器在果实表皮下,表皮开裂,有时在分生孢器上会出现白色的孢子团粘液。
二.葡萄枝干病害的防治技术
葡萄枝干病害的防治策略应以栽培农艺措施为主,辅以药剂防治,具体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
(一)葡萄园地址的选择及排水:新栽植的葡萄园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葡萄种植,尽量避免连作地、低洼地种植葡萄;在土壤粘重、通气性差的地块种植葡萄应注意做好排水设施,在高垄上种植葡萄,增加排水沟,避免土壤积水。
(二)无菌种苗的培育、种苗消毒及检测:培育和栽植无病苗木,加强种苗检测和消毒,采用热水处理进行种苗消毒是苗木消毒的常用措施,准确把握水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是热水处理苗木成功灭菌的关键。通常热水的温度需要达到50°C,处理时长不小于30 min,不同的葡萄品种对热水的耐受性是有差异的,通过处理树体剪枝来测试其对热水的耐受性可以避免因处理不当而损伤苗木,例如,消除葡萄黑根病的相关病原菌则需要把温度控制在53°C 30 min,或者50°C 45 min。为了避免无症带菌造成病害的传播,对种苗进行检测,目前检测的方法主要有ddPCR和qPCR。
(三)更新枝条或挖除病树:更新枝条处理操作的前提是根部和砧木仍然健康,剪掉患病的枝干,重新培育新的枝条。如果根部以及砧木已经出现症状,唯一的办法就是挖除病株,重新栽培新的健康的植株,重新栽培新植株前可用甲基硫菌灵或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处理病株附近土壤。
(四)化学防治:研究结果显示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对葡萄枝干病害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室内生测实验表明,三唑类杀菌剂能抑制大部分葡萄枝干病害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及孢子萌发;田间伤口保护实验表明,氟硅唑能够抑制葡萄溃疡病菌(Neofusicoccum luteum)和葡萄顶枯病菌(Eutypa lata)的侵入,保护伤口的效果明显,此外硼酸也可用于田间葡萄枝梢伤口保护,预防葡萄枝干病害的发生。丙环唑和灭菌唑复配,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复配可以有效抑制葡萄衰枯病的叶部症状的出现。
(五)生物防治:壳聚糖、大蒜提取物以及壳聚糖、大蒜提取物和香草素的复合物涂抹葡萄修剪口处理,能够较好的防控葡萄溃疡病和衰枯病。枯草芽孢杆菌和深绿木霉对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葡萄溃疡病、衰枯病和顶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盖姆斯木霉、棘孢木霉和寡雄腐霉用于治疗葡萄衰枯病也是有效的。温室试验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对葡萄黑根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葡萄上提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丛枝菌根真菌可以在葡萄根内定植,对黑根病的平均防效达到55%,优于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