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9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甘肃天水双棘长蠹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2013/6/24 17:35:27] 来源: 作者:Admin
"

 

 

兰州综合试验站
张辉元 王玉安 郝燕
 
 
  双棘长蠹在天水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其它林木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出蛰并迁飞至葡萄植株蛀孔取食。越冬成虫多从芽的下方蛀入,蛀孔直径2~3mm,斜向上,蛀入节部后沿韧皮部环形蛀食,将蛀屑推出坑道。一头成虫可蛀2~3个枝条。4月上旬交尾后雌虫爬出坑道,将产卵器刺入枝条表皮下,将卵散产于木质部外侧,每雌虫产卵10多粒。卵期5~7d,4月中下旬始见幼虫,幼虫顺枝条纵向蛀食木质部,粪便排于坑道内。随着龄期增长,坑道逐渐串通相连,纵横交错。5月下旬到7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坑道内陆续化蛹,蛹期6~7d。6月下旬起成虫羽化,羽化后不再转移,继续取食剩余木质部,并将枝干表皮咬出许多孔洞,把蛀屑连同幼虫的粪屑一同推出孔外,8月下旬陆续出孔迁移,不再危害葡萄新枝。
 
  1 药剂防治
 
  根据双棘长蠹的发生规律,每年3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蛰后是防治的重点,必须适时防治。有效药剂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印楝素•苦参碱乳油800倍液,间隔8~10d喷施1~2次,可以收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 人工防治
 
  冬季修剪时,将剪下的枝条扎成捆,均匀堆放在葡萄园内。翌年3月中下旬,诱集越冬代成虫后,集中烧毁。8月下旬,成虫陆续出孔时,采用人工集中捕杀。
 
  3 实时监控,加强防治
 
  每年3月份因气温变化频繁,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不大相同。需要实时监控,在最佳时期用药。此外,要加强宣传,组织协调,做到群防群治,将虫口密度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