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57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土壤的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2022/10/16 16:05:31] 来源: 作者:Admin

水分生理与节水栽培岗位

 

  一、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中的水分不是纯水,它里面溶解了一些可溶性物质,其中有的能放出氢离子(H+),有的能放出氢氧根离子(OH-)。土壤的酸碱性就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和它们的对比关系。当氢离子比氢氧离子多时,土壤为酸性,当氢离子比氢氧离子少时,土壤为碱性。当氢离子和氢氧离子相等时,则土壤为中性。土壤酸碱度以两个英文字母“pH”符号来表示(表1)。

 

 

  当pH值小于6.5时则土壤反应呈酸性。这是由土壤溶液中氢离子(H+)及土壤胶体上氢离子(H+)和铝离子(Al3+)引起的。

 

  当pH值大于7.0时则土壤反应呈弱碱性。宁夏灌区绝大部分土壤为碱性,为什么作物在这种土壤生长不好,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壤中含盐多,如氯化钠、碳酸钠等,不适合作物生长(大多数作物只有在微酸、中性、微碱性等条件下才能很好的生长)。那么,碱性是从哪儿来的呢?原来土壤的碱性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碳酸钠(Na2CO3)、重碳酸钠(NaHCO3)、碳酸钙(CaCO3)以及土壤胶体上钠离子(Na+)的含量。这些盐都是由强碱弱酸组成的盐类,水解后呈碱性反应。在碱土中,由于土壤胶体上的钠离子(Na+)的水解,造成的碱性更大,这种碱性或强碱性的土壤,对作物生长危害极大。

 

  二、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

 

  第一,各种作物对土壤酸碱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有的作物耐酸,有的作物耐碱。但大多数作物在弱酸至弱碱的土壤环境中才能很好生长。

 

  第二,土壤酸碱度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有机质养分的转化是在微生物的参与作用下,使其变为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态养分。但这种转化只有在接近中性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因为参与有机质转化的微生物适合于微酸、中性和微碱的环境,而过酸过碱都影响微生物活动,也就影响了有机质的转化,从而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如硝化细菌只有在pH68的环境中,才能把含氮的有机物转化为作物能吸收利用的硝态氮(NO3N)养分。矿质养分的转化,特别是磷素养分的有效化,也都明显地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例如,在石灰性土壤中(pH7.58.5),磷素的含量并不低,但因其与碳酸钙(CaCO3)作用,而形成难以溶解的磷酸钙〔Ca3(PO4)2〕,使作物难以获得所需要的磷素养分。在酸性土壤中(pH值小于6.5),由于铁、铝化合物溶解度的增加,使磷酸与铁、铝化合而形成了难溶性的磷酸铁(FePO4)及磷酸铝,也降低了对作物的有效性。只有在中性土壤中(pH67.5),磷对作物的有效性最大。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也受土壤反应的影响,锰、锌、铜等在碱性土壤中降低了它们的溶解度,而钼的溶解度则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

 

  第三,合理使用化肥也需要明确土壤酸碱度情况。化肥有碱性的如钙镁磷肥和磷酸二铵,有酸性的如磷酸铵和过磷酸钙,也有中性的如尿素。碱性的肥料要施在酸性土壤中,酸性肥料要施在碱性土壤中,这样效果才好。

 

  某些化学肥料施到土壤中后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由于作物吸收其中的阳离子多于阴离子,使残留在土壤中的酸根离子(阴离子)较多,从而使土壤(或土壤溶液)的酸度提高。这种通过作物吸收养分后使土壤酸度提高的肥料就叫生理酸性肥料,例如硫酸铵,作物吸收其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 ),残留在土壤中的硫酸根离子(SO42-)与作物替换吸收释放出来的H+(或离解出来的H+)结合成硫酸而使土壤酸性提高。所以硫酸胺、氯化铵等都是生理酸性肥料。

 

  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技术措施

 

  强酸性或强碱性的土壤,不利于土壤培肥,不适于作物高产,必要时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人工调节。

 

  (一)土壤酸度的调节

 

  通常采用石灰粉如氢氧化钙〔Ca(OH)2〕,把酸性土壤调节到所要求的pH范围,或者施用碱性的肥料,如钙镁磷肥,有机肥如腐熟的羊粪、牛粪、猪粪、鸡粪和绿肥等。

 

  (二)土壤碱性的调节

 

  增施有机肥如腐熟的羊粪、牛粪、猪粪、鸡粪和绿肥等。有机肥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增加了土壤中碳酸钙的溶解度,削弱其碱度,从而可降低土壤的pH值;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磷酸铵和过磷酸钙;对碱性土壤施用石膏,以钙交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