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综合试验站
刘晓 陈建 郭松
葡萄果实病害一般造成的损失可以达到3-5%,而在一些多雨潮湿、适宜某些病害爆发的年份,损失可以达到15%左右,一些防控不好或不重视防控的葡萄园,损失甚至可以达到80%。葡萄果粒和果穗发病以后,大多将失去其商品价值,不仅不能进入市场销售,也无法进行加工,因为这样的果实和果穗加工出来的产品一般会有霉味或其它怪味,因此,葡萄果实病害的防控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它对于葡萄优质生产、维持葡萄园经济效益都不可或缺,意义重大。
葡萄园果实病害发生后,主要有以下外在表现,如:园内闻起来有醋酸味,部分果粒表面有汁液流出,园内有苍蝇或醋蝇(黑腹果蝇)飞舞,果实表面有软腐斑点(“滑皮”位点,表皮轻触即脱落),果皮表面有病菌孢子繁殖结构。
多种真菌(包括酵母菌)和细菌能导致葡萄果实发病和腐烂,据相关资料,寄生和危害葡萄果实的真菌有70多个种,隶属于30多个属,另外还包括醋酸菌等一些细菌,上述微生物大多都能直接或间接参与危害葡萄果粒,并导致果实腐烂。有些微生物寄生绿色幼果果粒,不一定导致腐烂;有些则侵染以后形成不易发现的斑点和伤疤;还有一些侵染后潜隐下来,等待果粒成熟,果粒成熟后引起发病和果实腐烂。在70余种真菌病害当中,大多数真菌都是阶段性或短暂性地在果粒上面出现,并且不一定在果实成熟期和多雨潮湿季节在果粒表面建立种群和寄生危害,因此果实病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控的,也是可防的。
从危害部位来说,葡萄果实病害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个的果粒发病和受害,称为果实病害或果腐。这类病害是单个果粒得病,但它不传染到同一个果穗中的其它果粒;另一种是果穗发病和受害,又称为果穗病害或穗腐。这类果实病害首先在单个果粒上发病,然后会传染到其它果粒上面,最终导致整个果穗腐烂。有些病害是在葡萄采后贮藏或转运过程中发病,但这些病害大多数是在葡萄园就已经感染,随后在贮藏和转运当中开始发病造成损失。
从侵染方式上来说,葡萄果实病害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直接侵染果粒或果穗,又称为“原生病害”。原生病害主要包括穗轴褐枯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黑腐病、枝孢霉病、蔓枯病等。原生病害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一些特殊营养环境因素造成的,最典型的外部环境条件就是果皮表面有积水和湿气(雾滴),诱使果实内部的糖分、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渗透出来,导致病菌侵染上果。因此,预防果实和果穗原生性病害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维持果面通风、干燥,断绝有利于原生病菌侵染的环境条件存在;
另一类是通过伤口进入和侵染果粒的,则称为“次生病害”。葡萄果粒上面的伤口一般是由于内部压力造成的裂口,如降雨过多,湿度过大,或者被“原生病害”侵染导致果皮形成裂口(如白粉病侵染过后);此外,冰雹、鸟害、虫眼等造成的伤口也会诱发次生病害的侵入。次生病害主要包括:黑曲霉病、青绿霉病、白腐病、酸腐病、溢糖性霉斑病等。次生病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果实表面往往被多种病菌混合侵染。以酸腐病为例,该病害由多种真菌病害混合侵染,并混杂有醋酸菌、醋蝇(黑腹果蝇)幼虫,被危害的果粒不断流出汁液,并闻起来有一股醋酸味。酸腐病一般在成熟季节发生,最初是1-2个果粒形成了伤口,然后被一种或多种病菌侵染,流出汁液污染其它果实表面又诱使一些原生病害发生,由此不断形成伤口和被次生病害病菌、细菌侵染,醋酸菌侵染形成的酸味则诱导醋蝇进入葡萄园并产卵危害,形成循环,由此造成更大的损失。
葡萄果实病害在四川、重庆各产区较为普遍,有的病害甚至发展成为了本地顽疾,很多农户都没有好的办法进行防控,如近年来越来越普遍发生危害的溢糖性霉斑病、白粉病、穗梗腐烂病等。针对本地果实病害发生危害规律和特点,我们提出以下技术措施做好对葡萄果实和果穗病害的防控:
(1)选择在地势高燥的地方建园。在我国南方地区建立葡萄园,避免地下水位过高十分必要,因为雨季来临以后如果地下水位太高或葡萄园淹水,将导致果实出现伤口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一旦出现伤口,包括轻微的角质层开裂(果锈)、微伤口(表皮2-3层细胞层开裂)形成以及明显的裂口(环裂、纵裂),次生病害将大面积发生,损失就难以控制;
(2)选用有利于果面通风、干燥的架型、树形。平棚架、飞鸟架等架型,以及与之相互配套的 “H”形、“王字”形、“一字”形树形等,可以确保果穗与叶片尽快分离,悬垂的果穗特别有利于保持果面干燥,减少原生性病害发生几率,也有利于保证葡萄园“三带分明”(光合带、挂果带、通风带),维持整个生长季空气相对湿度最低,裂果发生几率最小;
(3)严格实施体系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技术措施。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一直坚持推行的重要技术措施,这是有效防控葡萄园主要病虫害不造成重大损失的不二法宝,也是有效降低葡萄果实原生病害发生危害的有效和唯一的方法。病虫害规范化防控措施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点:“分阶段和物候期抓住主要病虫问题”,“确认药剂有效期并定期喷药预防”,“控制喷雾雾滴直径和提高喷雾防控效果”;
(4)随时清除烂果、病果,降低病原基数。在一些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葡萄园,成熟期需派人定期巡视果园,随时将园内的病果烂果清理出去,这样可以维持园内没有醋酸味,避免将传播病菌(醋酸菌)的果蝇、胡峰等吸引到葡萄园造成新的伤口,导致次生病害进一步扩散。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也是本地很多农户成熟季维持果实病害不发生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