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葡萄栽培岗位
张振文 唐紫竹
酿酒葡萄品种是酿造优质葡萄酒质量的基础,我国主栽酿酒葡萄品种较少,葡萄酒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葡萄的遗传多样性和品种的多样性对葡萄酒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主栽酿酒葡萄营养系变异中选择优良的营养系品种是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酿酒葡萄营养系品种,但缺乏对其生物学性状,特别是果实品质及其风味特点进行系统的研究,影响了新引营养系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和发挥作用。本课题重点针对甘肃民勤地区引进的酿酒葡萄‘赤霞珠’、‘品丽珠’、‘梅鹿特’、‘黑比诺’、‘歌海娜’、‘佳美’、‘马尔贝克’、‘慕合怀特’等营养系品种,重点研究了果实花色苷含量及特征,为酿造具有典型风格的优质葡萄酒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地点为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民勤县的夏博岚葡萄种植有限公司,葡萄园于2015年定植。行距2.5 m,株距0.8 m,南北行向。
‘赤霞珠’(简称CS)营养系为CS 15,CS 169,CS 170,CS VCR11,CS VCR19。‘品丽珠’(简称CF)营养系为CF 215,CF 396,CF 678,CF VCR10。‘梅鹿特’(简称ML)营养系为ML VCR1,ML VCR3,ML VCR13,ML VCR101,ML 343。‘黑比诺’(简称PN)营养系为PN 792,PN 375,PN VCR9,PN VCR18,PN VCR20。‘佳美’(简称GA)营养系为GA 509,GA 222‘歌海娜’(简称GN)营养系为GN 224,GN 70。‘慕合怀特’(简称ND)营养系为MD 234,MD 369。‘马尔贝克’(简称MB)营养系为MB 598,MB VCR6。
1.2 花色苷组分测定
将冷冻的葡萄剥皮,用液氮冷冻葡萄皮并粉碎成粉末,用冻干机进行30 h冻干,装袋备用。准确称取0.5 g葡萄皮干粉,加入10 ml盐酸甲醇溶液(60%甲醇,0.1%盐酸),28℃超声提取30 min后在8000 rpm下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重复上述步骤两次共收集到30 ml上清液。采用岛津LC-10Avp测定样品中的花色苷物质。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营养系果实中共检测到9种单体花色苷,包括单葡萄糖苷化的花翠素(Dp)、花青素(Cy)、甲基花翠素(Pt)、甲基花青素(Pn)和二甲花翠素(Mv),以及甲基花青素和二甲花翠素的两种乙酰化(ac)和反式-香豆酰化衍生物(t-com)。不同营养系果实的单体花色苷含量和比重有显著差异。其中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的含量和比重最高。此外,对酰化花色苷和非酰化花色苷比重分别进行计算,发现非酰化花色苷比重占绝对优势,酰化花色苷比重在4%-35%左右,修饰程度在不同营养系间差异较大。
2.1 不同品种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2.1.1 ‘赤霞珠’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赤霞珠’营养系中平均非酰化花色苷含量为9027.69 ug/g,其中CS VCR11>CS 15>CS 169>CS VCR19>CS 170,平均酰化花色苷含量为3881.18 ug/g,其中CS VCR11>CS 15>CS 170>CS 169>CS VCR19。CS VCR11的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CS 169的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花翠素类花色苷、花青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CS 170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花翠素类花色苷、花青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CS 15的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CS VCR19的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
2.1.2 ‘品丽珠’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品丽珠’营养系中平均非酰化花色苷含量为11161.20 ug/g,其中CF VCR10>CF 678>CF 396>CF 215,平均酰化花色苷含量为5667.00 ug/g,其中CF 678>CF 215>CF 396>CF VCR10。CF 396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和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CF VCR10的花翠素类花色苷、花青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CF 215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CF 678的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
2.1.3 ‘梅鹿特’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梅鹿特’营养系中平均非酰化花色苷含量为10932.91 ug/g,其中ML VCR13>ML VCR101>ML VCR3>ML VCR1>ML 343,平均酰化花色苷含量为3174.89 ug/g,其中ML VCR13>ML VCR3>ML VCR101>ML VCR1>ML 343。ML VCR13的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ML VCR101的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和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和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ML VCR3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ML 343的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ML VCR1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和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花青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
2.1.4 ‘黑比诺’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黑比诺’营养系品种果实平均非酰化花色苷含量为6117.23 ug/g,其中PN VCR18>PN VCR9>PN VCR375>PN 792>PN VCR20,平均酰化花色苷含量为389.98 ug/g,其中PN VCR375>PN 792>PN VCR20>PN VCR9>PN VCR18。PN VCR18的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PN VCR9的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PN VCR20的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PN 792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PN VCR375的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比重较高,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比重较低。
2.1.5 ‘佳美’和 ‘歌海娜’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佳美’营养系中GA 509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和比重显著高于GA 222,非酰化花色苷比重显著低于GA 222。‘歌海娜’营养系中GN 70的花翠素类花色苷、花青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和比重显著高于GN 224,非酰化花色苷比重显著高于GN 224。
2.1.6 ‘慕合怀特’和‘马尔贝克’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含量
‘慕合怀特’营养系中MD 234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和比重显著高于MD 369,非酰化花色苷比重显著低于MD 369。‘马尔贝克’营养系中MB VCR6的花翠素类花色苷和甲基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和比重显著高于MB VCR598,非酰化花色苷比重高于MB VCR598。
2.2 不同品种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差异
图2-1的热图显示了不同品种各营养系果实单体花色苷的组分差异。‘赤霞珠’营养系中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能较好的区分五个营养系。CS VCR11的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含量较高,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较低。CS 169的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较高。CS 170的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含量较高,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和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含量较低。CS 15的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较低。此外,CS VCR19的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和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含量较低。CS VCR11和CS 169的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和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含量接近且显著高于其他营养系。
‘品丽珠’营养系中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和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能较好的区分四个营养系。CF VCR10的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含量较高,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n-ac)含量较低。CF 215的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较高,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含量较低。CF 678的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含量较高。此外,CF 396和CF 215的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n-ac)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含量接近且显著高于其他营养系。CF 396和CF 678的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含量接近且显著低于其他营养系。
‘梅鹿特’营养系中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能较好的区分五个营养系。ML VCR13的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和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n-ac)含量较高。ML VCR3的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较高。ML 343的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含量较低。ML VCR1的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较低。此外,ML VCR13和ML VCR101的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接近且显著高于其他营养系。
‘黑比诺’营养系中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能较好的区分五个营养系。PN VCR20的二甲花翠素类花色苷含量较高,PN 375和PN VCR18的甲基花青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Pn-com)含量接近且稍高于其他营养系。
‘佳美’营养系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和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含量差异较大,GA 509的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和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含量显著高于GA 222。‘歌海娜’营养系中大部分单体花色苷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GN 224的花青素3-O-葡萄糖苷(Cy)含量显著高于GN 70。‘慕合怀特’营养系中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的含量差异较大,MD 369的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Pn)含量较高,MD 234的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含量较高。‘马尔贝克’营养系中,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n-ac)、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和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的含量差异较大,MB VCR6的花翠素 3-O-葡萄糖苷(Dp)、甲基花翠素3-O-葡萄糖苷(Pt)、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Mv)和二甲花翠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葡萄糖苷(t-Mv-com)含量较高,MB VCR598的甲基花青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Pn-ac)和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Mv-ac)含量较高。
3 结论
(1)‘赤霞珠’VCR169、‘马尔贝克’598和VCR6果实中花色苷含量高。
(2)‘赤霞珠’15和VCR11、‘黑比诺’VCR9、‘歌海娜’70、‘佳美’509及‘马尔贝克’598和VCR6果实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含量高,尤其是‘马尔贝克’VCR 6含量均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