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与质量控制研究所
郭修武 郭印山 李成祥 李坤
1 沈农金皇后
1.1 品种来源
为沈阳农业大学葡萄课题组从‘87-1’葡萄自交后代中选育。2009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备案,备案编号:辽备果[2009]328号。
1.2 特征特性
树势中庸,嫩梢绿色,幼叶有光泽,绿色附加红褐色,叶背绒毛中等,叶缘紫红色晕;成龄叶片大,叶片近圆形,绿色,中等厚度,3~5裂,裂刻较深,叶柄洼为闭合椭圆形,叶缘锯齿钝,叶表叶背无茸毛,成熟枝条为红褐色,平均节间长度7.2cm,平均成熟节数大于7节,枝条成熟度好。卷须为间歇式。果穗圆锥形,穗形整齐,果穗大,平均长、宽为22.4cm×16.0cm,平均穗重856g,大穗重1367g。果粒着生紧密,大小均匀,果粒椭圆形,粒中大,果粒纵径2.72cm,横径2.50cm,平均粒重7.6g,大粒重11.6g;果皮金黄色,果皮薄。果肉脆,味甜、爽口、具有玫瑰香味,风味清新,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6%,可滴定酸为0.37%,每果粒种子多数2粒,种子黄褐色。在沈阳地区露地栽培4月底萌芽,6月上旬开花,8月上旬果实开始软化,8月下旬果实成熟,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需120d左右。抗寒性、适应性较强,采用贝达砧木,常规埋土防寒栽培,在2009年冬季异常低温中未发生冻害。对霜霉病、白腐病及黑痘病等病害的抗性较强。
1.3 产量表现
早果性好,丰产性极强。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4年生平均株产量7.5kg以上,每667m2产量2500kg以上。
1.4 栽培要点
选用根系发达的贝达砧木苗,推荐采用小棚架,龙干形树形,株行距0.5m×4m或1.0m×4m为宜,结果母枝采用短梢修剪。注意疏花疏果, 严格控制产量在2000kg/667m2左右为宜。建议采用套袋栽培,能够获得更好的外观品质及效益。果实成熟期注意补充磷钾肥并适时防治果实病害。
1.5 适宜区域
华北、西北和东北无霜期130d以上地区可露地栽培或设施促早栽培。长江以南地区建议进行避雨栽培。
2 沈农硕丰
2.1 品种来源
为沈阳农业大学葡萄课题组从‘紫珍香’葡萄自交后代中选育。2009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备案,备案编号:辽备果[2009]329号。
2.2 特征特性
树势中庸,嫩梢黄绿色,茸毛中等,幼叶浅绿色略带红褐色,叶缘有浅红晕,背面密披白色茸毛。成龄叶片大,叶片近圆形,绿色,较厚,3裂,裂刻浅;叶面平展,上表面平滑,下表面茸毛密,叶柄洼为拱形开展,叶缘锯齿锐,叶柄浅褐色。成熟枝条为红褐色,平均节间长度8.6cm,平均成熟节数大于7节,枝条成熟度好。卷须为间歇式。果穗圆锥形,穗形整齐,果穗较大,平均长、宽为16.9cm×12.2cm,平均穗重527g,大穗重719g。果粒着生紧密,大小均匀,果粒椭圆形,粒大,果粒纵径3.16cm,横径2.81cm,平均粒重13.3g,大粒重16.6g;果皮紫红色,果皮中厚。果肉软,酸甜适口,具有浓郁香味,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1%,可滴定酸为0.74%,每果种子粒数1~3粒,一般为1~2粒。在沈阳地区露地栽培4月底萌芽,6月上旬开花,8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底至9月初果实成熟,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需125d左右。抗寒性、适应性强,采用贝达砧木,常规埋土防寒栽培,在2009年冬季异常低温中未发生冻害。对霜霉病、白腐病及黑痘病等病害的抗性极强。
2.3 产量表现
早果性好,丰产性强。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4年生平均株产6.5kg以上,每667m2产量2100kg以上。
2.4 栽培要点
选用根系发达的贝达砧木苗,推荐采用小棚架,龙干形树形,株行距0.5m×4m或1.0m×4m为宜,结果母枝采用短梢修剪。适当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在1800kg/667m2左右为宜。果实转色期后注意补充磷钾肥并适时防治病害。
2.5 适宜区域
华北、西北和东北无霜期130d以上地区可露地栽培或设施促早栽培。长江以南地区建议进行避雨栽培。
3 沈农香丰
3.1 品种来源
为沈阳农业大学葡萄课题组从‘紫珍香’葡萄自交后代中选育。2009年通过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备案,备案编号:辽备果[2009]330号。
3.2 特征特性
树势中庸,嫩梢浅绿色,茸毛中等,幼叶浅绿色,叶边缘有红色晕,叶面、背面密披白色茸毛。成龄叶片大,叶片近圆形,绿色,较厚,3裂,裂刻较浅;叶面较平展,上表面平滑,下表面茸毛密,叶柄洼为矢形开展,叶缘锯齿锐,叶柄褐色。成熟枝条为褐色,平均节间长度7.2cm,平均成熟节数大于7节,枝条成熟度好。卷须为间歇式。果穗圆柱形,穗形整齐,果穗较大,平均长、宽为15.4cm×10.7cm,平均穗重480g,大穗重575g。果粒着生紧密,大小均匀,果粒倒卵形,粒大,果粒纵径3.05cm,横径2.41cm,平均粒重9.7g,大粒重13.4g;果皮紫黑色,果皮较厚。果肉较韧,味甜、香味浓郁,品质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8.8%,可滴定酸为0.58%,每果种子粒数1~3粒,一般为1~2粒。在沈阳地区露地栽培4 月下旬萌芽,6月上旬开花,8月上旬果实开始着色,8月底至9月初果实成熟,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需125d左右,属中早熟品种。抗寒性、适应性强,采用贝达砧木,常规埋土防寒栽培,在2009年冬季异常低温中未发生冻害。对霜霉病、白腐病及黑痘病等病害的抗性强。
3.3 产量表现
早果性好,丰产性强。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4年生平均株产量6.5kg以上,每667m2产量2000kg以上。
3.4 栽培要点
选用根系发达的贝达砧木苗,推荐采用小棚架,龙干形树形,株行距0.5m×4m或1.0m×4m为宜,结果母枝采用短梢修剪。适当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在1800kg/667m2左右为宜。果实转色期后注意补充磷钾肥并适时防治病害。
3.5 适宜区域
华北、西北和东北无霜期130d以上地区可露地栽培或设施促早栽培。长江以南地区建议进行避雨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