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15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合肥地区圆叶葡萄引种栽培表现及技术要点 [2021/3/22 11:11:00]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周军永 陆丽娟 朱淑芳 刘茂 仇鹏辉 孙其宝

 

  摘要:通过对引种的5个圆叶葡萄进行观测,在合肥地区高温高湿环境均表现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性。5个圆叶葡萄成熟时果粒与果梗会脱落,应适时采收。“Fry”和“GV”丰产性更好,鲜食口感优;“Alachua”因其色泽艳丽,口感较好,可发展。圆叶葡萄因其口味独特,抗病性强,更适宜休闲观光农业。

 

  关键词:圆叶葡萄;引种表现;技术要点;合肥地区

 

  圆叶葡萄源产于美国,品种间具有红色、黑色、绿色、铜色等不同色泽,果实具有特殊的风味,含有丰富白葵芦醇等植物次生代谢物质以及花色素等特有天然产物,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酒、果汁等产品,营养丰富,有益于人体健康。

 

  与生产中所栽培的真葡萄亚属品种不同,圆叶葡萄对葡萄生产中常见的霜霉病、炭疽病、根瘤蚜等多种病虫害具有极高的抗性,是世界公认抗病性最强的葡萄,这对于合肥地区高温、高湿气候下的葡萄品种改良意义重大。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卢江教授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将圆叶葡萄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栽培,已在广西、云南、浙江、四川、上海等地成功种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于2014年引进5个圆叶葡萄品种,在合肥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现将引种表现及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气候特点

 

  试验地设在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试验园。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梅雨季节明显,年均降水982.6mm,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2%。土壤肥沃,土壤类型以粘壤土为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5个圆叶葡萄品种,分别为NobleGVCarlosAlachuaFry。采用露地栽培模式,架式采用单干双臂单篱架式,株行距为2m×4m

 

  1.2 试验方法

 

  于20172019年调查5个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物候期及田间发病情况等。

 

  (1)以早熟品种“夏黑”葡萄作对照,连续观测记载物候期,物候观测主要包括萌芽期、盛花期、果实成熟期。

 

  (2)主要调查叶片特征,如叶形状、嫩叶颜色、成熟叶颜色;一年生枝条的颜色、结果枝率;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学特性

 

  圆叶葡萄的植物学性状不同于生产上的葡萄栽培品种,从表1可以看出,主要区别表现在圆叶葡萄枝条细,叶片小,呈圆形或心形,新梢卷须不分叉,果实形状单一,大多近圆形或球形,果穗不成串,每穗果粒数量少。5个圆叶葡萄品种生长势都较强。“Noble”和“Alachua”的果实为紫黑色,其嫩梢梢尖也表现为棕红色;其他品种嫩梢梢尖为黄绿色。圆叶葡萄幼叶有绒毛,而成龄叶无绒毛。

 

 

  2.2 物候期观察

 

  从表2可以看出,引进的5个圆叶品种基本上在3月中下旬萌芽,8月中旬至9月初果实陆续成熟。 “GV”成熟期最早;“Noble”、“Fry”成熟期比较集中,8月中旬开始成熟;“Carlos”和“Alachua”成熟期较不一致,8月底至在9月初开始成熟,适合分批采收。

 

 

  2.3 结果性及适应性观察

 

  5个圆叶葡萄表现为生长势强,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虽然枝条细小,但是萌芽率较高,且圆叶葡萄易形成花芽。因圆叶葡萄本身的品种特性,平均花序数为1.31.9个,其坐果率都比较低,“Alachua”坐果率最低,最高的为“GV”;每穗果粒数以“GV”和“Fry”较多,分别为812个和710个(表3)。通过多年观察,在合肥地区圆叶葡萄二次果能充分成熟,丰产性较好。

 

 

  2.4 果实品质

 

  根据表4结果可知果实形状近圆形或圆形,单粒果重量在3.979.03 g,“Fry”最高为9.03g,“Noble”最低为5.7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大于16%,“Fry”最高达到17.63%。圆叶葡萄果皮都较厚,不裂果。从综合性状来看,“Fry”和“GV”丰产性更好,鲜食口感更优。

 

 

  2.5 抗病性

 

  圆叶葡萄品种与栽培钟葡萄相比有较强的抗逆和抗病性,合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条件下,5个供试品种未发现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偶尔在早春发生绿盲蝽虫害,在连续干旱气候条件下易发生红蜘蛛为害。由此看见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圆叶葡萄表现较强的适应性,长势良好,抗性强。

 

  3 小结

 

  从试验结果可以初步认为:供试的5个圆叶葡萄在合肥地区高温高湿环境表现较强的适应性,长势良好,抗病性强,无霜霉病的感染。引进的圆叶葡萄风味独特,其中以“Fry”和“GV”丰产性更好,鲜食口感更优;此外,“Alachua”果实为紫黑色,综合性状也较好。其他品种狐香味浓郁。5个圆叶葡萄多次结果能力强,成花量多,其中“Carlos”和“Alachua”成熟期较不一致,果穗自下而上分批成熟,采收期长。5个圆叶葡萄成熟时果粒与果梗会脱落,应适时采收。圆叶葡萄适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从口感和产量上首选“Fry”和“GV”,“Alachua”因其色泽艳丽,口感较好可搭配发展,但产量较低。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架型选择

 

  圆叶葡萄生长势都较强,可采用单干双臂水平棚架、单干双臂V”型篱架、单干双臂单篱架及改良型“H” 架,株行距为4.0m ×3.06.0m ,采用大株距有利于缓和树势,提高成花率。

 

  4.2 修剪

 

  圆叶葡萄枝条较细,夏季整形修剪时留68叶摘心,促发副梢进行二次结果;在合肥地区冬季修剪保留2芽时仍有花芽且质量较好,但为了保证产量可采用68芽中梢修剪。由于圆叶葡萄生长势强,应疏除较密枝条,副梢及早摘心,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4. 3 病虫害防治

 

  圆叶葡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和抗病性,合肥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条件下病害少。在萌芽、幼叶期适当喷施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防治绿盲蝽危害;干旱少雨气候下,可利用高效氯氰菊酷+阿维菌素防治红蜘蛛和蓟马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