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栽培与质量控制研究室
张振文 房玉林 惠竹梅 刘兆强
葡萄成熟期(7~9月)雨水过多或阴雨连绵都会引起葡萄糖分降低,病害滋生,果实烂裂,对葡萄品质影响尤为严重。葡萄生长后期(9~10月)多雨,新梢成熟不良,越冬时容易受冻(或冻旱)。
果实成熟期间的水分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大。如果水分过多,将会延迟葡萄果实成熟,使品质变劣,并影响枝蔓成熟。靠近采收期时不应灌溉,一般鲜食品种应在采收前15~20d停止灌溉,要求含糖量高、含酸量适当的酿酒品种,应当在采收前期20~30d停止灌溉。
陕西省进入7月份以来多次降雨,不但时间长而且雨量大,造成空气湿度特别大,达到90%。这种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交叉出现给葡萄带来很大的危害。
1 多雨给葡萄带来的主要危害
1.1 葡萄园积水的危害
土壤排水不良对葡萄的危害,首先是葡萄根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而根吸收养分和水分或进行生长必要的动力源,都是依靠呼吸作用进行的。当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空气时,则迫使根进行无氧呼吸,积累乙醇使蛋白质凝固,引起根系生长衰弱以至死亡。其次,土壤通气不良,妨碍土中微生物,特别是好气细菌的活动,从而降低土壤肥力。第三,特别是在粘土中,大量施用硫酸铵等化肥或未腐熟的有机质肥后,如遇土壤排水不良,由于这些肥料进行无氧分解,使土中产生一氧化铁或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将严重影响葡萄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生长发育。
1.2 葡萄病害爆发
(1)全省霜霉病大爆发。尤其在渭北的大荔、临渭、蒲城等县红地球葡萄在8月上旬已发病,虽然多次喷药得到控制,但已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即使巨峰系品种,8月中旬后也开始大面积发病。
(2)灰霉病、白腐病日趋加重。对于抗灰霉病的巨峰系品种也表现出极为严重的危害,而且与白腐病同时并发,出新大量的“尿袋”现象,严重的园子已经开始去袋、剪病粒、蘸药、再套新袋,造成极大的损失和劳力浪费。
(3)不明病害加重。此病发病初期果梗变红,逐步发褐变黑,果粒慢慢失水变皱、变软,自然脱落。有类似穗轴褐枯病和水罐子病的状况(病因正在查询),该病主要在红地球葡萄上发生,大荔县比较严重。
(4)巨峰系葡萄不着色。多雨后造成空气湿度变大,阳光少,光照差,温度低,日夜温差小,出现巨峰系品种果实不着色,即使有些颜色,也是只红不黑不紫,大部分是半红半绿,以往年份,8月初大部分果实已着色,中、下旬基本销售结束。而今年着色很差,进入9月份气温低于28℃后着色就更加困难,这会直接影响质量和销售。
2 栽培管理措施
根据天气预报7月底到9月份全省仍有偏多的降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为此,提出如下预防对策。
2.1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应快,范围应广,电视、广播、报纸各媒体都可使用。
2.2 及时排水
葡萄虽然耐涝性较强,但对低洼积水园要及时排水,为葡萄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一般平地葡萄园的排水系统,分为明沟与暗沟两种。目前国外多采用明沟除涝,暗管排土壤水,井排可调节区域地下水位。
在梯田化的葡萄园中,排水沟应修在梯田的内沿,比降与梯田一致。总排水沟应设立在集水线上,方向应与等高线成正交或斜交。在采取等高撩壕进行沙土保持时,集水沟应与葡萄行向一致。
2.3 及时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
多雨季节,特别是大雨、暴雨后,会使葡萄园地表板结,土壤透气不良,致使葡萄根系缺氧,树势削弱,抗性降低,容易感病。因此,要在汛期前对土壤较深地中耕1次。雨季要抓紧雨天间隙,对葡萄园中耕,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2.4 加强夏季修剪,以利通风透光
多雨季节,葡萄枝条最易徒长,且副梢发生率甚高。要及时摘心、抹副梢。同时,对新梢过多的植株,要酌情清除一部分,这样有利通风透光,提高抗逆性。
2.5 适时清园,遏制病源传播
如果葡萄园中发生了病害,此时雨多、水多、高温多湿,病源最易传播。因此,要随时清园。将园中感病的叶片、病枝、病果清除出园,深埋或焚烧。同时,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在剪除病枝、病果时,要经常清洗剪刀,并予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果农如果在多雨季节做到以上防病措施,一般不会有大面积病害发生,更不会有绝产、发生死树毁园之虞。
2.6 适加肥量,以壮树势,提高抗性
多雨季节,会造成肥力流失,使树势削弱,降低抗性,因此,多雨季节,应根据土壤肥力流失情况和葡萄长势,适加肥量,要以“少吃多餐”的方法,采用少施、勤施,特别是重砂壤土地块。加强根外追肥:一般结合喷药进行,在喷波尔多液时,加0.5%尿素。在喷酸性药时,加0.5%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也可以喷质量好的叶面肥。但对新肥必须先试验后再大面积推广。
2.7 加强对真菌病害的防治
(1)加强对霜霉病的防治。对于个别发病严重的地区要采用非常措施,杀菌剂和保护剂交替使用,在7d内连喷3次,彻底防治。
(2)认真对待灰霉病、白腐病的合并爆发。这两种病主要在果实上发生,没有套袋的要立即剪烂粒,蘸药与喷药相结合,防治病害再度扩大,最好是药剂处理后立即套袋为好。对已套袋的果穗,要立即进地检查,发现“尿袋”现象立即去袋,去烂粒(深埋)蘸药后重套新袋。
(3)对不明病虫的危害情况处理。把已发生情况用邮件发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待查明后,再行定夺。
(4)对巨峰系葡萄品种不着色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①去老叶。减少风光透入阻力,尤其篱壁架形,采用该措施极为重要。
②去顶部嫩叶。增加阳光照射,提高果实着色。
③喷钾肥型叶面肥。是提高着色的重要措施,可与防霜霉病的药一起连喷数次为好。
④施纯硫酸钾型肥料。增加果实着色,提高糖度,告诫果农不要用沼液、鸡粪、人粪尿等富含氮素的各类肥料。
⑤疏果。对挂果过多(1500kg/亩以上),或留二次果过多的果园应剪去部分,促进营养供给留下果实,同时要提倡果农把园内已成熟的果实立即摘除卖掉,促进其他果实成熟。
⑥铺反光膜和地膜。铺在树下有利于反光和提高温度,能有利于着色,这两年的实践表明很有效。
⑦推广避雨栽培。避雨栽培可以免除带来以上所述的众多危害,如户县的百利农业、长安、泾阳等县的避雨栽培示范园受害极轻,而且在避雨条件下可以去袋,加快果实着色,效果显著。各地也在积极效仿,户县农业局已和张振文团队组织两次大型考察学习活动,加快该项技术的推广。
注意:避雨栽培去袋着色,只解决防雨问题,但没解决鸟害,所以在去袋前,要搭好防鸟网后再去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