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99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5省市主栽葡萄的果实病害及防治调查报告 [2020/7/10 14:09:27] 来源: 作者:Admin

果实病害防控岗位

王琦 王宇 杨晓 杨畅

 

  葡萄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管理模式的规范化,葡萄的种植面积逐年攀升,种植品种也更趋向于多元化。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统计,中国葡萄种植面积达79.9hm2,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种植国。由于不同地区葡萄生长环境、葡萄品种的差异,葡萄病害发生的症状也更加多变。近年来,由于各种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葡萄果实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类: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酸腐病等。

 

  据报道,云南、四川、贵州、陕西、重庆5省市葡萄果实主要病害为酸腐病和炭疽病。葡萄酸腐病(grape sour rot)是近年来葡萄果实上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主要由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醋酸菌醋杆菌属Acetobacter sp. 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联合侵染所致,属于二次侵染病害。据报道,当园区发生酸腐病时,葡萄损失率可以达到30%~50%,严重时甚至可达到80%。由Colletortrichumgloeosporiodes 引起的葡萄炭疽病(grape ripe rot)在国内外分布广泛,在欧洲葡萄、美洲葡萄和圆叶葡萄上发病明显。炭疽病菌一般在幼果期侵入,到果实着色期表现症状,能在果实表面形成螺纹状斑点,导致果实腐烂,一般可造成10%~20%果实损失,严重时损失可超过30%。葡萄黑曲霉病(grape black aspergilli)是由黑曲霉Aspergillus section Niger 侵染所致,主要出现于采后保藏过程中,能够导致葡萄腐烂,影响葡萄品质。但近年来,黑曲霉病在田间发生越来越广泛,其能够和上述多种病害复合发生,造成葡萄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本文也对其进行了详细调查。

 

  本调查选择云南、四川、贵州、重庆、陕西5省市,根据各省葡萄种植面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病害调查,除了一些常见的病害调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害。本次调查也是第一次针对5省市葡萄果实主要病害的联合调查,同时还对5省市葡萄病害防治药剂的选择情况进行了统计。本次调查将会为今后5省市的病害防治,以及药剂的选择提供建议。

 

  1 调查地点

 

  前期通过查阅国家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网(www.chngw.net),可获知各省葡萄种植主要县市及主栽品种,根据结果安排病害调查,20196-9月,分别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八家仁村、草坝镇十九村,文山苗壮族自治州丘北县八道哨乡下营盘村,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四川省邛崃市羊安镇界牌村,成都市金堂县黄家镇、龙泉驿区黄土镇,眉山市彭山县陈家村;重庆市璧山县启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丰和园葡萄采摘园;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水源葡萄园, 邑区玉蝉街丹三旗,渭南市葡萄研究所基地;贵州省清镇市二坟山、红枫湖镇,贵安新区王家院村,安顺市普定县沙湾乡,三都县普字镇大坪5个省(自治区)共18个县市地区主栽品种进行葡萄病害调查,主要调查病害:酸腐病、炭疽病、黑曲霉等。

 

  2 调查方法

 

  2.1 病害调查方法

 

  本试验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样点随机选择20穗进行观察,共计100穗。果穗腐烂程度分为6个级别,分类标准如下:0级:整穗完好,无腐烂;1级:腐烂面积占整穗面积≤5%3级:5%<腐烂果粒面积占整穗总面积≤15%5级:15%<腐烂果粒面积占整穗总面积≤25%7级:25%<腐烂果粒面积占整穗总面积≤50%9级:腐烂果粒面积占整穗总面积>50%

 

  根据调查数据,计算果实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发病率=(病穗总数/调查总穗)×100%;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病穗级别)/9×调查总穗)}×100

 

  2.2 农药使用调查方法

 

  调查主要以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记录针对葡萄果实病害的农药名称及成分,每个省市随机选择3~5个县市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走访5省市,18县市,收集有效问卷22份。

 

  3 调查结果

 

  3.1 省市病害发生情况

 

 

  在调查中发现,除了常见的炭疽病、灰霉病、白腐病等果实病害,还发现了目前研究较少的葡萄黑曲霉病。其中炭疽病、酸腐病和黑曲霉目前在该地区发生普遍。以下是各省份具有代表性样点及品种的统计结果。

 

  5省市葡萄酸腐病的发病率低于45.0%,发病比较严重的地区是陕西省和重庆市。根据各省酸腐病病情指数可知,陕西省病害最严重,病情指数最高超过20.0,对葡萄产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表1可知,陕西省渭南市‘红地球’酸腐病发病严重,发病率达44.0%,‘夏黑’的发病率为33.0%。重庆市的‘金手指’发病率为35.0%

 

  发病率最低的是四川省和云南省,其发病率在30%以下,病情指数在10.0左右。云南省‘红地球’与四川邛崃和陕西渭南地区‘红地球’酸腐病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 < 0.05)。同一省份不同品种的发病率不太一样,四川省‘红地球’发病率最高,其病情指数与‘户太八号’差异不显著;陕西省‘红地球’发病率最高,其与‘户太八号’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目前,葡萄炭疽病仍是各省重点防治的病害。从调查结果可知,四川省和重庆市炭疽病发生严重,其发病率超过20.0%,其中四川省成都市‘红地球’炭疽病发病率达49.0%;重庆市璧山县‘夏黑’炭疽病的病情指数达32.6;贵州省、陕西省炭疽病发病轻,发病率保持在20.0%以下,病情指数小于5.0。在贵州省的炭疽病病害调查中发现,‘水晶’葡萄上炭疽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其中三都县与贵安新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差异显著(P < 0.05)。在云南省的调查中没有发现炭疽病,可能与调查时间、该地区的气候相关。除重庆地区外,其他省份炭疽病的病情指数均在10.0以下,这应与目前针对炭疽病的防治手段比较完善有关。总而言之,各省份都应重视炭疽病的发生。

 

  葡萄黑曲霉在云南、四川、重庆、陕西、贵州都有发生。从调查结果可知,四川、重庆、陕西发病率较高,但病情指数均低于10.0。由表3可知,陕西省黑曲霉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是陕西西安的‘户太八号’,病情指数达到8.7,发病率达到46.0%,与陕西渭南‘户太八号’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差异显著(P < 0.05);陕西其他地区黑曲霉发病率保持在20.0%以下,病情指数低于5.0。四川省和重庆市各品种黑曲霉病的发病率约为20.0%,病情指数约为5.0。云南省、贵州省发病园区相对较少,且都处于较低水平,表中没有呈现。另外在调查中发现,葡萄黑曲霉一般发生在有裂口的葡萄上,且和其他病害一起复合侵染。在发现葡萄黑曲霉病的园区,一般发病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可以说明其传播能力强,一经发现,应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2 省市病害防治情况

 

  通过对5个省市共18个县市的调查发现,用于葡萄病害防治的杀菌剂主要集中在18种。由表4可知,5个省份均使用石硫合剂防治葡萄白粉病,但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药量,以免产生药害损伤。针对炭疽病的防治,各省份主要使用吡唑醚菌酯、咯菌腈、醚菌酯、苯醚甲环唑。贵州省、陕西省各地区主要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葡萄炭疽病。5个省份没有关于酸腐病的防治具体用药,部分地区会使用果蝇诱杀剂,或者悬挂果蝇诱捕器诱杀黑腹果蝇来控制酸腐病的发生等。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还没有针对葡萄黑曲霉病专用杀菌剂,对于葡萄黑曲霉的防治一般采用广谱性杀菌剂。目前,各省针对葡萄病害的防治方式还是以化学杀菌剂为主,较少地区会使用微生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