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11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三唑酮、吡唑萘菌胺在葡萄上的膳食风险评估报告 [2020/7/9 11:08:22] 来源: 作者:Admin

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

 吴声敢 徐明飞 王强等

 

  摘 要:三唑酮、吡唑萘菌胺尚未在葡萄上登记。三唑酮的代谢物为三唑醇,三唑酮、三唑醇的残留物定义均为三唑酮和三唑醇之和,因此,分别对三唑酮、三唑醇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我国已制定三唑酮在葡萄上的MRL值(0.3 mg/kg)、三唑醇在葡萄上的MRL值(0.3 mg/kg);我国尚未制定吡唑萘菌胺在葡萄上的MRL值;采用欧盟MRL0.01 mg/kg,评估了吡唑萘菌胺在葡萄上的膳食风险。结合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和我国居民的人均膳食结构,普通人群三唑酮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是1.89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9.59%;普通人群三唑醇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是1.89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9.25%;普通人群吡唑萘菌胺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是3.78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2.76%。因此,可以说,当前葡萄中三唑酮、三唑醇、吡唑萘菌胺残留通常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膳食风险。

 

  1 三唑酮

 

 

  1.1 基本信息(表1

 

  1.2 登记使用情况

 

  1.2.1 概述

 

  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对锈病和白粉病具有预防、铲除、治疗等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病害如玉米圆斑病、麦类云纹病、小麦叶枯病、凤梨黑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均有效。对鱼类及鸟类较安全。对蜜蜂和天敌无害。三唑酮的杀菌机制原理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孢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

 

  1.2.2 我国登记情况

 

  登记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花生、黄瓜、苹果、梨

 

 

  1.3 MRL制定情况(GB2763-2019)(表2

 

  1.4 膳食风险评估

 

  1.4.1 方法简述

 

  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量,估算农药的膳食摄入量。

 

  1.4.2 计算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根据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TMR/STMR-P)计算或最大残留限量(MRL来源GB 2763)计算某种农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TMDI),计算NEDI时, 如果没有合适的STMRSTMR-P,可以使用相应的MRL,应注明是使用中值和限量值混合评估的结果。

 

  (1N E D I = Σ [STMRiSTMR-Pi)×Fi)]

 

  (2TMDI =Σ(MRLi×Fi)式中:

 

  STMRi-农药在某一食品中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Pi -用加工因子校正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MRLi-第i类农产品的最大残留限量;

 

  Fi-一般人群某一食品的消费量。

 

  1.4.3 膳食风险评估计算表(表3

 

  1.4.4 膳食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根据三唑酮在葡萄上的MRL0.3 mg/kg)和葡萄的膳食量(7.87gGEMS/Food G09)来计算,三唑酮在葡萄上的TMDI0.00236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12%

结合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和我国居民的人均膳食结构,普通人群三唑酮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是1.89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9.59%。结果表明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2 三唑醇

 

 

  2.1 基本信息(表4

 

  2.2 登记使用情况

 

  2.2.1 概述

 

  三唑醇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杀菌剂。用于防治麦类、水稻锈病、白粉病、纹枯病等病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也可作为禾谷类种子处理剂及防治谷类丝黑穗病。

 

  2.2.2 我国登记情况

 

  登记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香蕉

 

  2.3 MRL制定情况(GB 2763-2019)(表5

 

  2.4 膳食风险评估

 

  2.4.1 方法简述

 

  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量,估算农药的膳食摄入量。

 

  2.4.2 计算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根据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TMR/STMR-P)计算或最大残留限量(MRL来源GB 2763)计算某种农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TMDI),计算NEDI时, 如果没有合适的STMRSTMR-P,可以使用相应的MRL,应注明是使用中值和限量值混合评估的结果。

 

  (1N E D I = Σ [STMRiSTMR-Pi)×Fi)]

 

  (2TMDI =Σ(MRLi×Fi)式中:

 

  STMRi-农药在某一食品中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Pi-用加工因子校正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MRLi-第i类农产品的最大残留限量;

 

  Fi-一般人群某一食品的消费量。

 

 

  2.4.3 膳食风险评估计算表(表6

 

  2.4.4 膳食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根据三唑醇在葡萄上的MRL0.3 mg/kg)和葡萄的膳食量(7.87gGEMS/Food G09)来计算,三唑醇在葡萄上的TMDI0.002361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12%

 

  结合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和我国居民的人均膳食结构,普通人群三唑醇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是1.89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19.25%。结果表明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3 吡唑萘菌胺

 

  3.1 基本信息(表7

 

  3.2 登记使用情况

 

  3.2.1 概述

 

  吡唑萘菌胺是最新一代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主要防治谷物叶面病害,可防治白粉病和眼斑病等,也具有增产作用。也可用于果用蔬菜、芸苔、葫芦、香蕉、油菜、梨果和观赏植物,防治真菌病害。制剂包含乳油和悬浮剂两种剂型。除了含有SDHI类杀菌剂中共有的吡唑环外,吡唑萘菌胺中还含有独特的苯并桥环,这两个环状结构使得吡唑萘菌胺与线粒体膜SDHI 酶上的结合位点以及叶片表面的蜡质层强强结合,使吡唑萘菌胺具有更高的活性,确保了它在田间具有高效的病害防治效果以及较长的持效期。

 

  3.2.2 我国登记情况

 

  登记作物:黄瓜、西瓜

 

 

  3.3 MRL制定情况(GB 2763-2019)(表8

 

  3.4 膳食风险评估

 

  3.4.1 方法简述

 

  在毒理学和残留化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居民膳食消费量,估算农药的膳食摄入量。

 

  3.4.2 计算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

 

  根据规范残留试验中值(STMR/STMR-P)计算或最大残留限量(MRL来源GB 2763)计算某种农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TMDI),计算NEDI时, 如果没有合适的STMRSTMR-P,可以使用相应的MRL,应注明是使用中值和限量值混合评估的结果。

 

  (1N E D I = Σ [STMRiSTMR-Pi)×Fi)]

 

  (2TMDI =Σ(MRLi×Fi)式中:

 

  STMRi-农药在某一食品中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STMR-Pi-用加工因子校正的规范残留试验中值;

 

  MRLi-第i类农产品的最大残留限量;

 

  Fi-一般人群某一食品的消费量。

 

  3.4.3 膳食风险评估计算表(表9

 

  3.4.4 膳食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根据吡唑萘菌胺在葡萄上的MRL0.01 mg/kg,欧盟)和葡萄的膳食量(7.87gGEMS/FoodG09)来计算,吡唑萘菌胺在葡萄上的TMDI0.0000787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0.002%

 

  结合我国农药登记情况和我国居民的人均膳食结构,普通人群吡唑萘菌胺的每日理论最大摄入量是3.78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2.76%。结果表明对一般人群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