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土壤管理岗位
仝亚军 高振 杜远鹏
摘 要:为探究不同化学物质对霜冻发生的缓解作用,根据天气预报,在田间霜冻前施用褪黑素、天达和碧护。结果表明霜冻后,喷褪黑素、天达和碧护处理均缓解了霜冻危害。三者处理的葡萄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低于对照。三者中防霜效果最好的为碧护,优于褪黑素和天达。
关键词:葡萄;霜冻;天达;褪黑素;碧护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以田间5年生篱架栽培的砧木‘SA15’为试材。‘SA15’萌芽早易受春霜冻害,根据天气预报降温信息,在低温来临前1天(2019年4月5日)喷施100 nmol•L-1 褪黑素,5000倍液碧护和600倍液天达,于霜冻后的第二天上午10时采样。统一选取新梢上部第1个叶片用液氮速冻后放-80℃冰箱保存。对照喷等量水。每个处理选长势一致的3株为1个重复,每处理重复3次,共9株。
1.2 测定指标
电导率采用FE30型电导率仪测定。丙二醛 (MDA) 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 (TBA) 。脯氨酸测定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抗氧化酶活性测定参考(赵世杰等,2015)。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实时监控数据及葡萄叶片表观症状
图1为霜冻日(5-6日)温度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夜晚持续3小时低于0℃。最低温度达到-1℃,其中0℃左右持续两个半小时。低温发生时新梢刚长至3~6 cm,梢叶幼嫩,含水量较高,易受低温冻害。此次降温温度回升后观察发现,部分幼嫩叶片呈暗黑色,其中未处理对照的梢尖叶片受害率达30%;喷施碧护的基本无外观症状,喷施MT后叶片受害率5%左右,喷施天达的叶片受害率15%左右。
2.2 霜冻后葡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
如图2A所示,对照叶片遭受霜冻后相对电导率为14.85%,喷施3种化学制剂有利于减轻细胞膜结构的破坏程度,与对照相比,喷碧护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低26%,喷MT的低20.9 %,喷天达的低18.59%,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但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葡萄遭受低温胁迫后MDA的含量升高(图2 B),对照叶片中MDA含量最高,达到0.022μmol•g-1FW;与对照相比,喷碧护和天达的分别比对照低84.4%、45.7%,喷MT的比对照低20.94%。
2.3 霜冻后葡萄叶片中脯氨酸含量
葡萄植株遭受低温胁迫后脯氨酸含量升高,如图3所示对照脯氨酸含量最高,为2.41μg.g-1 FW;喷施天达的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喷MT的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92.5%,喷碧护的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91%,与其他两个处理有显著差别。
2.4 霜冻后葡萄叶片SOD、POD含量
如图4所示,不同处理叶片的SOD、PO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对照活性最高,SOD 、POD活性分别为199.93 U/min•gFW、3.17 U/min•g FW单位,3种处理的SOD活性没有显著差异,上升幅度均小于对照,其中碧护为对照的65.8%,MT为对照的69.3%,天达为对照的76.79%。3种处理对POD活性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喷布天达的上升幅度最大,仅比对照低18.8%,其次是碧护处理,上升幅度是对照的54.57 %,而MT处理后的POD活性增加幅度最小,仅为对照的41.91%,这说明相较于其他两种物质,POD活性对MT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