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37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0/2/10 10:34:16] 来源: 作者:Admin

南疆综合试验站

户金鸽 白世践 蔡军社

 

  赤霞珠为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 ),原产法国,是目前全球最受欢迎的酿酒葡萄品种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以来葡萄的繁殖方法主要以扦插为主,但在生产中发现扦插苗栽培后存在树体生长势偏弱、前期产量低、丰产性不稳定等现象,嫁接栽培能发挥砧木品种的优势,提高产量,调节成熟期,此外葡萄砧木还能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选择合适的砧木是酿酒葡萄优质丰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于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葡萄地内进行。试验材料为2010年春季嫁接的赤霞珠,砧木分别是SO43309M5BB101-14,以未嫁接的为对照,结果高度为80cm,果实转色期选取同一节位的叶片测定光合特性后并测定叶绿素含量,果实成熟时采摘500g左右的果实迅速带回实验室,测定果粒重、果粒体积、着色等基本特性,将剩余的果实于-80℃冰箱中用于测定其它果实品质。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参照高俊凤的方法。


  1.2.2 光合特性测定


  采用C I - 3 4 0 H a n d h e l dphotosynthesis system光合测定仪于08:00~20:00每隔2小时测定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


  1.2.3 果实品质测定


  (1)单粒重:随机选取50粒果实,用分析天平称量,计算平均果粒重;果粒体积:采取排水法测定;


  (2)果实颜色值:随机选取20粒果粒,去除果柄后观察果柄周围的果皮颜色,根据标准分别对每粒浆果的颜色赋值,略有改进,20粒浆果的加权平均值即为果皮颜色值。赋值标准:0-绿色,1-粉色,2-红色,3-深红色,4-黑红色。色差:随机选取15粒果实用色差仪测定Lab,计算a/bCC=根据HunterLab表示系统,其中L值表示系统的亮度,L越大,样品表面越亮。a表示系统的红绿值,-a为绿,a越小样品越绿,+a为红,a越大,样品越红;b表示系统的黄蓝值,-b为蓝,值越小样品越蓝,+b为黄,值越大,样品越黄;a/b表示样品的色泽比,值越小,表示绿色越深;C表示样品的彩度,值越大,表示所测的颜色越纯。


  (3)皮果比:选取100g左右果实,精确称量果实重量并数果粒粒数,迅速去皮,将果皮吸干水分,称取重量,计算皮果比,并将果皮贮藏于-80℃冰箱中用来测定多酚、单宁和花色苷。将去皮后的果肉中的种子清洗干净,数清种子数量并称量种子鲜重。


  (4pH值、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的测定:将冷冻的果粒进行榨汁过滤,测定pH值、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的测定。pH值用pH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用手持测糖仪测定,有机酸用NaOH滴定法测定,结果以酒石酸表示。


  (5)花色苷、单宁、多酚的测定:剥取果皮液氮研磨成粉末,花色苷含量的测定参照,采用吸光值法(A530)测定,总酚含量测定采用福林-肖卡法测定,单宁含量采用福林-丹尼斯法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穗组合间叶绿素的差异


  植物叶绿体光合色素在植物光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及能量的耗散等过程都离不开叶绿体光合色素是参与。叶绿素是一类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的重要色素,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植物光合捕获和积累,因此叶绿素含量高低直接反映了葡萄光合作用的大小。叶绿素含量越高,营养储备越多,越有利于葡萄生长。赤霞珠/5BB、赤霞珠/3309M和赤霞珠/101-143个组合的叶绿素含量高于CK并达到显著差异,赤霞珠/SO4组合与CK间不存在极显著相关。


  2.2 不同砧穗组合间光合特性的差异




  净光合速率直接反应植物的光合能力的大小,二者是正相关的。赤霞珠叶片的在0800~12:00稳步上升,中午12:00达到最高值,随后急剧下降,下午14:00达到最低值,16:00略有回升达到第二次高峰后又逐渐下降,光合速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大峰在上午12:00,小峰在下午16: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上午12004个砧穗组合的的净光合速率高于CK,净光合速率最大的是赤霞珠/3309M26.16μmolm-2s-1),比CK提高了21.00%,最小的是赤霞珠/SO423.12μmolm-2s-1),提高了6.11%;下午16:00,赤霞珠/3309M和赤霞珠/101-14的净光合速率高于CK,赤霞珠/SO4和赤霞珠/5BB的净光合速率低于CK(图1)。




  光合有效辐射呈单峰变化趋势,14:00之前缓慢增加,14:00-16:00变化不大,16:00-18:00缓慢下降,20:00迅速下降(图2)。不同砧穗组合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基本一致,呈典型的“双峰”曲线,中午14:00达到最低谷,但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不同的是大峰出现在16:0008:00-12:00随外界气温的升高,蒸腾速率逐渐增大,赤霞珠/SO4的蒸腾速率低于CK,其它3个组合的蒸腾速率高于CK14:004个砧穗组合的蒸腾速率均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且相差不大;1600-20:00,蒸腾速率随气温的下降开始回升,赤霞珠/SO4的蒸腾速率仍低于CK,其它3个组合的蒸腾速率高于CK(图3)。


  气孔导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也呈典型的“双峰”曲线,上午的气孔导度峰值高于下午,中午14:00达到最低谷。12:00出现最大值,4个砧穗组合的气孔导度均高于CK14:00,赤霞珠/SO4的气孔导度低于CK,比CK降低了17.10%16:00气孔导度均缓慢回升,除赤霞珠/SO4外,其余3个组合的气孔导度高于CK,赤霞珠/SO4CK降低了13.83%(图4)。


  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不明显, 但不同砧穗组合的胞间CO2浓度总体上高于CK, 大体上可分为两类。赤霞珠/SO4和赤霞珠/101-14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现升--升的变化规律,赤霞

/SO4胞间CO2浓度12:00达到最大值(197.47μmolm-2s-1,赤霞珠/101-1414:00达到最大值(254.30μmolm-2s-1);CK、赤霞珠/3309M、赤霞珠/5BB的胞间CO2浓度呈双峰曲线,16:00出现峰值,分别为249.37275.20249.00μmolm-2s-1(图5)。


  2.3 不同砧穗组合间果实品质的差异


  赤霞珠嫁接后,单粒重、果实的体积高于CK,果实成熟时,赤霞珠/SO4的果品颜色低于CK,赤霞珠/SO4a值、C值和a/b的值最小,分别为-0.522.25-2.18,果皮的加权平均值和色泽两方面同时说明赤霞珠/SO4组合的果皮颜色最绿,其余三个组合果皮颜色优于CK。不同砧木对赤霞珠平均种子数量影响不大,但均降低了平均种子重量,赤霞珠/SO4组合的皮果比最小。


  赤霞珠/3309M和赤霞珠/101-14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CK,赤霞珠/101-14CK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3309M/赤霞珠/CK之间不存在差异,赤霞珠/SO4和赤霞珠/5BB组合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CK,均不存在极显著差异。4个组合的有机酸含量高于CK,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H值、固酸比低于CK4个组合的pH值和固酸比与CK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赤霞珠/SO4和赤霞珠/3309M的花色苷含量低于CK,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赤霞珠/5BB和赤霞珠/101-14高于CK,其中赤霞珠/5BBCK之间不存在差异性,赤霞珠/101-14CK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赤霞珠/101-14的总酚含量高于CK,但不存在差异性,其余3个组合低于对照,但无差异性;4个组合的单宁含量低于CK,但赤霞珠/SO4和赤霞珠/101-14CK无差异性,赤霞珠/5BB和赤霞珠/3309M的单宁含量和CK存在极显著差异(表2)。


  3 结论


  赤霞珠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大峰出现在上午,最大的是赤霞珠/3309M26.16μmolm-2s-1),比CK提高了21.00%,最小的是赤霞珠/SO423.12μmolm-2s-1),提高了6.11%,小峰出现在下午,赤霞珠/3309M和赤霞珠/101-14的净光合速率高于CK,赤霞珠/SO4和赤霞珠/5BB的净光合速率低于CK;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14:00前缓慢上升,14:00-16:00变化平稳,16:00-18:00缓慢下降,20:00急剧下降;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规律性不强,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赤霞珠/SO4和赤霞珠/101-14,呈升--升的变化趋势;另一类是CK、赤霞珠/5BB和赤霞珠/3309M,呈双峰曲线。果实鉴定后发现,赤霞珠/SO4这个组合的果实品质较差,在吐鲁番地区不适合做赤霞珠葡萄的砧木,其余三个砧木均可做赤霞珠葡萄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