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9746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裂果的发生及其防治 [2013/6/24 17:33:28] 来源: 作者:Admin
"

 

 

栽培与质量控制研究室
杨国顺
石家庄综合试验站
褚凤杰
 
 
  葡萄裂果病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多发生于果实近成熟时。裂口多发生在近果蒂部位,沿果蒂形成半圆形,还有的裂口沿浆果纵裂,而后感染病菌使果实腐烂,同时,果实极易招引金龟子、苍蝇和蚜虫等吮吸果汁,进而在园中到处传播病害。葡萄裂果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使果农的经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1 裂果与裂果发生时期因品种而异
 
  有些品种,果皮薄而不坚,还有的品种是果皮和果肉相贴过紧后常常使果皮局部受压过大,导致裂口。绯红从硬核期就开始裂果,直至果实成熟期;藤稔、里扎马特从果实软化着色开始裂果直至果实成熟;香妃、早玉、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等品种果实即将成熟时易产生裂果。
 
  2 裂果原因
 
  (1)在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进入着色期后,若突降大雨或进行大水灌溉,土壤含水量剧增,根系大量吸水,果实膨压增大,会导致果皮破裂发生裂果。
 
  (2)在果实发育后期若遇天气干旱,对葡萄园多次大量灌水,土壤水分含量剧变,若葡萄果粒着生过于紧密,果肉细胞分裂加快,而靠近果皮的细胞活动较缓,果实膨压增大,果粒彼此挤压导致裂果。
 
  (3)葡萄植株留枝蔓过多,总叶面积过大,架面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如果保留果穗、果粒过多,叶面积相对较少,叶与果的水分代谢不平衡,果实成熟后皮薄而脆,易发生裂果。
 
  (4)若连续喷退菌特等防治病害的农药,则会造成蒸腾水分减少,树体中的水分大量流向果粒,使果粒膨压增大,导致裂果。
 
  (5)幼果期遇大风、高温天气,也会导致葡萄裂果。
 
  (6)使用乙烯利、脱落酸等催熟剂,如果喷施浓度过高,或过早喷药,也常导致葡萄裂果。
 
  3 防止葡萄裂果的措施
 
  (1)选择果皮较厚、韧性较好的品种。有些果皮薄、韧性差的品种,如红蜜、乍娜等,果实生长后期,果粒增大,膨胀压也增加,极易发生裂果现象。
 
  (2)防止土壤水分失调,保持相对稳定。要注意遇土壤干旱时及时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尽量减少土壤干湿差。果实发育后期若遇干旱,要多次、少量灌水,杜绝大水漫灌,以免因土壤水分含量剧变,使果实膨压增大,造成裂果。
 
  (3)对挂果的新梢,改花前摘心为花后摘心,促其适当落果,或在花前疏除部分小穗,以求果穗松紧适度,减少果粒互相挤压形成裂果。
 
  (4)通过疏枝、疏穗调节负载量。保持叶果比为15~20∶1;健壮枝蔓留2穗果,中庸枝蔓留1穗果,长势弱的枝蔓不留果穗。及时抹除或剪去副穗,掐果穗尖,使果穗大小适中。
 
  (5)要及时防治危害叶片的病虫,年生长周期内使用退菌特不得超过3次。
 
  (6)使用乙烯利、脱落酸等催熟剂,乙烯利适宜浓度为500mg/kg,脱落酸为100mg/kg,必须在果粒有5%~10%着色时使用。果实第2次膨大期,用500mg/kg稀土,每隔7~10d喷1次果穗,连续喷2次。配制时先用食醋将水调成微酸溶液(pH5~6),再加入稀土,于晴天凉爽时喷。
 
  (7)地膜覆盖。有条件的果园可以在行间覆盖地膜,覆膜不仅可以控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稳定的墒情,还可以阻止降雨的渗透,使果园内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可以有效控制裂果的发生。
 
  (8)避雨栽培。葡萄裂果多发生在果实转色至成熟期,这一时期正值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雨水对果实的冲刷以及土壤含水量的骤增是造成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行避雨栽培可以避免裂果,提高果实含糖量和果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