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99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阳光玫瑰葡萄在福州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2018/7/21 20:31:55] 来源: 作者:Admin

福州综合试验站

 刘鑫铭 陈婷 蔡盛华 李钟

 

  阳光玫瑰葡萄为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以‘安芸津21号’与‘白南’杂交所得,属欧美杂交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于2013年引入进行区试观察。经连续多年栽培观察认为,该品种具有穗形美观、着色一致、丰产质优、抗病耐贮、口感香甜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现对其引种表现和关键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引种地概况

 

  试验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属亚热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短夏长,热量资源丰富;雨、旱季分明,水分资源充沛。当地年平均气温22℃,降雨量1600mm,日照1800h。试验园土壤为壤土。

 

  2 引种表现

 

  (1)植物学性状

 

  幼叶黄绿色;成龄叶深绿色、近心形、大而厚;叶缘叶背有白色绒毛。叶脉浅绿色,粗壮突起。叶柄较长。新梢生长势较强,节间长。成熟枝条黄褐色。两性花。

 

  (2)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有副穗, 穗重600~800g。果粒着生较疏松。果粒长圆形,平均粒重10.8g。果皮较薄,果粉薄,福州地区成熟时表现为淡黄绿色,果肉硬脆,肉质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19%总酸0.5%,玫瑰香味浓郁,不裂果,不脱粒,耐贮质优。

 

  (3)物候期与抗病性表现

 

  阳光玫瑰在福州地区3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上旬初花,8月上旬果实充分成熟,落叶期为12月下旬,属中熟鲜食品种。阳光玫瑰抗病性较强,对福建葡萄种植多发的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病害感染程度均较轻,但较易感染生理性的日灼病。

 

  (4)产量效益表现

 

  阳光玫瑰葡萄定植第2 年结果,平均产量600kg/667m2,第3年后进入丰产期,4年生水平棚架避雨栽培阳光玫瑰( 株行距2m×3m,亩栽110株)实地测产数据为,平均株产13.88kg,折合亩产1527.2kg。以普通观光采摘园30/kg的价格计算,亩效益可达4.5万余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 栽培要点

 

  (1)避雨设施

 

  避雨设施选择标准镀锌管钢架结构,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覆盖。设施大棚棚宽68m,棚高33.2m。在棚的肩部以上覆膜,膜宽7m,呈弧形覆盖。盖膜和揭膜时间主要考虑病害和光照两个因子。福州地区可在3月底进行覆膜,以保护花果为主要目的。揭膜时间多在采收后进行。夏季要及时打开天窗通风降温。适宜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阳光玫瑰一般采用水平棚架模式,以利于观赏及进行标准化管理。

 

  (2)整形修剪

 

  每个芽眼只保留1 个强壮的芽。新梢长到510cm时,抹去徒长梢及细弱梢。花前疏除过多的营养枝、细弱枝及花穗偏小且过密的枝,每m2保留68条发育成的新梢且每个结果枝上有12个成熟饱满花穗。结果枝于开花前35d在花序以上留45片叶摘心;营养枝留810片叶摘心。结果枝一般把花序以下的副梢全部抹去,花序以上保留先端的12个副梢,留46摘心,待抽生2次副梢后,留1叶摘心,3次副梢同样处理,直至着色时停止摘心。营养枝先端的12个副梢留34片叶摘心,其余副梢全部抹除。

 

  (3)花果管理

 

  阳光玫瑰葡萄开花前强旺枝留2个花穗,中庸枝留1个花穗。花序整形为始花期保留花穗尖端4cm疏花处理。满花后进行第1次生长调节剂保果处理,药剂使用25mg/L奇宝+2mg/Lcppu浸蘸花穗。第1次处理后10~15d进行第2次处理,药剂使用25ppm奇宝浸蘸果穗。坐果稳定后至硬核期前疏去果穗内部果、畸形果、病果、伤果以及过密过小果粒,每穗留果50粒。花期喷硼促进花粉粒萌发,提高坐果率。果实黄豆粒大小时进行套袋,套袋前细致均匀喷布1次杀菌剂。采收前1015d摘袋。

 

  (4)病虫害防治

 

  阳光玫瑰葡萄在福建最好采用避雨设施栽培。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园区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合理负载并进行果实套袋。通过多年来的引种观察,在福州地区避雨条件下需要重点防治的主要病虫害为灰霉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该品种高温季节易感日灼病,应注意多留副梢,用枝叶遮盖果穗或使用专用果袋防止高温强光灼伤。